医护人员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国家级指导意见来了

2020
03/06

+
分享
评论
赵家将(整理) / 健康界
A-
A+
疫情期间,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身体上的创伤之外,心理伤害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是患者对于疫情不可知性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旨在支持和帮助湖北省武汉市等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减轻疫情所致的群众心理伤害和社会影响。

心理援助时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

《通知》指出,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纳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以及集中隔离点工作中进行整体部署,可以减轻疫情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要求心理援助人员和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在做心理援助工作时,应当承诺严格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

《通知》倡导病友间相互了解、互相帮助、同伴支持,共同度过治疗生活。除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科普资料外,还应当协助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通知》还要求定点医院中要帮助轻症患者帮助制订有序的每日活动安排,助其在陌生环境中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

一旦有患者发生心理问题,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发现,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等自我调适。对于有精神行为问题的患者,必要时,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对有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需尽快控制行为紊乱,包括临时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

对于新冠肺炎密切接触人员和康复出院人员集中隔离点人员的心理援助,《通知》中不仅对儿童、老人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同时要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援助,并且强调线上援助中每200名被隔离者建议配置具备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6-9人。

医护人员相互鼓励 交流时至少相隔1米

医护人员面临着医疗物资的紧缺、病需求量大、感染风险大以及每天都目睹病人所受的伤害,甚至还面临着同事不幸确诊、逝世的痛苦。

《通知》要求,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卫健部门应当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等做好心理援助工作。建议建立医务工作微信群组,熟悉一线人员,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个体心理支持。建议同事之间多联系,互相支持。不仅如此,除了面对一线工作的压力外,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对家庭有困难者进行帮助,解决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庭困难,让其安心投入工作。

此外,《通知》中提到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点应当创建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心灵驿站,并且限制活动的人数,保持每两人之间间隔至少1米以上。

心理干预 已经在行动

早在2月初,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就印发《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或者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统一组织协调当地心理热线,组建热线技术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全国各地也公布了心理干预热线(全国心理援助热线一览,助您度过危机)。

附: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护人员,心理,意见,疫情,通知,热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