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亲历者说:江浙沪皖四地的医院集团炼成体悟

原创 2016-10-31 16:23 漆昌乐 / 健康界

医院集团如何炼成?且听来自江浙沪皖四地的六家医院院长的实战分享。

资源整合、组建医院集团已成为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热门话题,不少地方纷纷开启组建医院集团的序幕,希冀借此改善医疗配置、提升服务能力。长三角洲城市群医院亦不例外。

10月29日,在2016上海医院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江浙沪皖四地的六位医院院长,结合各自医院的“集团化”经历,向与会者分享经验。

以下内容为健康界根据现场嘉宾演讲内容整理,有删节。

安徽省立医院:69家网络医院的“紧密”逻辑

“相比江浙沪三地,安徽省的经济不具备优势,医疗资源也不丰厚。”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坦承,受制于区域条件,只能“另谋出路”。基于此,该院的选择是以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进行医院服务规划和战略部署。

自2009年起,该院开启探索旅程。在“十二五”期间,共与全省69家市县级医院建立网络医院协作关系,并与其中14家医院开展长期深层次合作。具体到集团内部总院与分院区的关系,则实行人、财、物、信息、管理“五个统一”的管理模式。

在刘同柱看来,医院应以患者获益为目标,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实行“差异有序、重点集聚、优势突出、错位发展”,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

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 刘同柱

谈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他表示,理应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坚持政府推动,加强政府整体指导、统筹协调和大力投入。而且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这样才会深入了解区域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实际需求、资源分布,为制定区域医疗中心战略规划提供精确参考。

宁波市一医院:全面托管的制胜法门

托管,一直被视为医院集团的主要管理运营模式之一。医院托管有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一方面缓解主体医院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被托管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

宁波市第一医院无疑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该院院长阮列敏认为,以全面托管为推手,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不过在托管之前,要充分调查去明确其必要性。一旦确定,总院从领导班子到全体中层员工的思想要高度统一,承担起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而且要合理布局,做好做实前期准备,比如,针对区域需求,选好发展学科,分步实施建设。

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 阮列敏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真正的医院集团,仅仅托管是不够的。托管只是一个帮助其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阮列敏直言探索之路依旧漫长。

浙大一院:跳上互联网快车

如何利用互联网完成实体医院做不到的事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沈晔说,这是医院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努力,能够让员工和病人感到医院不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着新生希望和热情的场所。”为此,浙大一院提出了“美丽浙一、幸福医疗”的概念。具化到操作路径,沈晔说“互联网+”不失为一种完善和充实的选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沈晔

该院利用信息化平台在医院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门诊的二次分诊系统,让病人的就诊过程更加透明和清晰;利用支付宝平台,让患者在预约、支付环节更加便捷;建立电子药历信息平台;自主研发信息化转诊平台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2月,浙一互联网医院启动,目前已实现网络诊间、药事平台、支付平台、药物配送等多个模块的开放,并与医院HIS系统对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原来医院不能做的事情,原来通过其他方式做但效率很低的工作,现在借助互联网能够快捷地实现。”沈晔对此颇有感触。

杭州市一医院:医联体突围

省会城市的市级医院往往面临更多困境,比如,大医院的竞争,平台和机会的限制,行政的不平等和干预等。关于这一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钱申贤有“一肚子苦水”。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钱申贤

“做医联体主要是为了抱团取暖。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我们主动的,很多事情我们要承担并解决市政府的一些包袱问题。”做完医联体后,医院领导班子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能再重复地建医院。同时,考虑到市级医院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决定差异化发展。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疗养院次第建成。

“总的体会是,一定要定位清晰,不要搞简单的重复。另外,技术协作型联盟要双下沉、双提升。而且,人员奖金分配和经济激励制度一定要考虑好。” 钱申贤指出多个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

苏北人民医院:医院集团革新

历时近十年发展,截至2014年,苏北人民医院已形成以院本部为核心,4家直属分院的一院四区集团化办医模式。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4月29日成立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 潘云龙

“建设医联体,还是政府要求更多一点,但接了这个任务后,我们医院花了很大力气去做。”该院副院长潘云龙的分享全程十分务实:“医院当初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摆在首位的就是公益性,紧接着就是协调处理成员间的关系。”

按照他的说法,医院集团的信息平台还在建设过程中,未来将实现财务整合效益。“获益同时,在医联体运营中也有一些困难。首先是专业人员的紧缺,这需要当地政府和人事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第二就是待遇低,现在的激励制度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一院两址的错位与同质

作为此次峰会的东道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钟力炜选择了最后分享。刚刚过完十周岁生日的南部(松江院区),与北部(虹口院区)一起,是上海市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法人两个院址的医院。

占据天时(2000年,市政府做出“医疗资源向郊区转移”的战略规划)、地利(松江交通便利和地域辐射效应凸显)、人和(2000年6月与松江区政府签署迁建意向书)的松江院区,如今已成为服务西南城郊、拥有高端医疗技术群的临床医学中心,并与北部协同构建了区域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钟力炜

两个院区错位发展的同时,为了保证各自的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该院建立了基于DRGs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方便两个院区相互对照。

此外,该院还打造了与众不同的行政管理组织架构,实行行政合署办公,临床人员固化,采用执行主任制度提升松江院区的日常业务质量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江浙沪,亲历者,集团,苏北人民医院,医联体,医疗,区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