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井泉:应当研究改革完善新药的价格形成机制

2023
04/30

+
分享
评论
育空河
A-
A+

抑制恶性竞争,且不伤害企业正当采取价格竞争的权利。适时出现合理的较低价格,也利于阻断重复竞争。  

应当研究改革完善新药的价格形成机制,允许医院自主采购批准上市的新药,不受医院用药目录的限制。  

分析:虽然医保部门也较早提出了新药价格形成机制,但在实际运行时,传统上一般由若干医院与药企最先形成交易。积极意义是:在具体场景发挥时不我待。某种意义上,医院与药企最先形成交易,是为医保部门认知并介入新药价格形成,先打了一个前站。  

在很多国家,新药批准上市的第二天,医生就可以开出新药的处方供患者购买和使用。允许企业与医疗机构协商确定新药价格。新药定价是一个极其重要且敏感的问题,对这类风险极大、需要不断探索试错的决策,应当由企业自主决定。  

分析:医保部门在新药价格形成机制上,有很多时候不打第一枪。第一枪听了有多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药企谈价格的子弹会拐弯,兜兜转转,好巧不巧会直扑奔医保部门这里。进或者不进?双方都有一定底线与策略精算,有耐心。  

允许各地医保部门根据医保资金承受能力自主制定新药支付标准,不受固定报销比例的限制。医保资金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毫无限制地支付新药的高价。  

分析:应该要受固定报销比例的限制。待遇碎片化很难办,涉及到伦理公平和管理效率。但是,不排除分设有限个报销比例的区分,比如按疾病大类、按人群年龄、按等级医院等。不建议各统筹区进一步发展有差异的待遇政策,可能诱发更不平衡不充分。“不受固定报销比例的限制”真实想法可能是对新药高价采取较低报销比例,从笔者观点,这是可以批判的一个设计。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最极端地,医保为新药高价设计10%、20%的报销比例,能解决患者用药筹资问题么?医保是医保还是变成了商保?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商保,是不是这样?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鼓励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现在推行的“惠民保”、大病保险、健康险等商业医疗保险,对保障患者治疗疾病需要,促进公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惠民保、大病保险、健康险等,这些工具毛毛碎碎,力量分散。常常没有形成战略购买,高效率高质量何来?乐观地看,要素价格的数据和信息是公开的,共享的效率高门槛低。医药医疗网络是面向市场,而非面向垄断。医保具有最大市场,医改综合质量和效率提高是最大希望。  

要继续完善仿制药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确保中标产品销售有利润,经营可持续。要抑制恶性竞争,保证中标药品质量和供应。  

分析:确保中标产品销售有利润,辩证看,放在不同长短的财务周期、经营周期来看待,折算打平的售价就有不同。关键要有一套自圆其说的商业信心和逻辑来自证,甚至有时不需要他证。完善仿制药集采确实还有可为空间。比如:集采政策一定要为行业、企业提供比较可靠的预期销量模型,集采预测能有多少销量,不能沦为画饼,最后又饿坏了企业。医疗机构、药店报量,要逐步有些配套责任,严肃严格。如果具体到单品上,实际变化浮动不可避免,则要为集采产品的总量统筹使用探索机制。集采资金专户如果当期不能完成,可能结存到下期,甚至变更到其他集采产品或符合挂网价格联动的其他产品。抑制恶性竞争,且不伤害企业正当采取价格竞争的权利。适时出现合理的较低价格,也利于阻断重复竞争。  

感谢毕井泉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毕井泉,新药,医保,集采,药企,商保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