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发现
APP
注册 登录
申请认证 退出

以管理的视角,全方位展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

72 小时热文

发展医联体 需建立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原创 文/相海泉 2016-11-30 来源:健康界
A- A+

如何保证上级医院的积极性,这是医联体在推行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对此,侯建全呼吁,应出台配套措施,形成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作为一家区域性中心医院,除了提升自身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外,把服务能力延伸、辐射到周边地区,推动分级诊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大医院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角色?这是每一家大医院都应该思考的课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苏大附一院)给出了自己的答卷:建立纵向医联体,做好医联体内部的分级诊疗,逐步把服务外延。

开放平台

苏大附一院已经与苏州市范围内的十几家县级医院结成了战略合作性关系,也就是纵向医联体。对于医联体成员,医院开放了自己的平台。

“基层最缺的是什么呢?一是新技术,也就是针对疑难重症的治疗技术;第二是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才;第三是科研。”侯建全说。

鉴于以上问题,苏大附一院开放了自己的图书馆平台,给基层医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环境;同事开放的还有科研平台,医院的很多实验室都对基层医生开放。“再加上远程会诊,无论是病理、磁共振、心脏、影像等的远程会诊都对他们开放,使他们能从中受益。”

苏大附一院与克州人民医院成立医联体揭牌

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的一个重要内容,苏大附一院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该院目前正在做快速康复和日间病房,患者做完手术之后,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康复工作由医联体内的一级、二级医院完成。“靠下级医院留住患者,这是‘下’的问题。”

让合适的病源“上”到苏大附一院就诊是另一个课题。医院为此建立了一个绿色通道,医联体内基层医院的疑难病例、急诊患者,都可以通过该院的绿色通道转到医院,以便优先安排。

资源下沉

苏大附一院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体系不仅有双向转诊,还有医疗资源的实实在在的下沉。据侯建全介绍,医院每年要升副高职称的有近100人,于是就要求这些人必须下到医联体内的一级、二级医院服务一年,并将其作为考核必选项。

这些专家来到“医联体”相关医院,对这些医院能力的提高显然大有帮助,同时能让更多患者有机会就近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双向转诊的推进。反过来,作为国家全科医生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苏大附一院也会优先帮助“医联体”内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苏大附一院自2015年初建立医联体以来,目前基本完成了与县级医院签约,正在向乡镇卫生院进行扩展。如今,合作医院的院长每季度都会参加苏大附一院的科主任会议,通过与医院的科主任们交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学科水平。

“希望通过医联体方式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上下联动、对口支援、签约服务等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侯建全说。

建立长效机制 双赢是关键

“我能给基层解决什么问题?基层能给我带来什么?在分级诊疗中,一定要做到双赢,否则很难开展起来。”侯建全说。

苏大附一院在进行分级诊疗探索的过程中,目前遇到的一个困惑是:如何保证医生下基层的积极性。通过行政手段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医院可以让即将升副高的医生下基层服务一年,但是升职称之后还要不要下去,如何保持医生的积极性,如何做到大医院、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共赢?

“医院要有姿态,但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给予补贴等多项政策的配合,形成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项政策的持续性。”侯建全呼吁。

已发表0篇文章

已发表0篇文章

0人收藏

0人打赏

最新评论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新闻

  • 相海泉 2016-11-15

    0
  • 李子君 2016-10-13

    0
  • 李子君 2016-08-21

    2
  • 相海泉 2016-05-12

    3
  • 赞+1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健康界备案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745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X

    打赏金额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X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X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