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杨梓
俗话说得好,“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临近年底,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工作的脚步,等待着年终的休息与团聚,就连北京的地铁也慢慢地空了起来。但总有一些人,在春节期间仍然不辞辛苦继续忙碌,为的就是民生福祉。
今天,小保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包括春节期间在内的一个月里,医卫领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又有哪些人在辛劳。
1月17日(腊月十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于中国政府网正式挂网,同天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就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答记者问。
2018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净化流通环境,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强调各试点城市要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相关省份要密切跟踪试点落实情况,给予试点城市支持。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推进三医联动。
1月17日-18日(腊月十二-十三)
国家药监局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8年药品注册管理和上市后监管工作,同时对2019年药品监督任务作出部署。
在药品注册管理方面,未来任务有: 完善药品注册法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修订,继续推进《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工作;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药品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进一步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能力和药物临床研究水平;全力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坚持标准不降低,进一步完善相关评价要求和指导原则,在保障药品可及性的基础上,分类推进;加强药物研制环节监管,完善药品注册现场检查管理,强化审评与检查检验工作的有机衔接,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确保药物研究的真实性。
在药品上市后监管方面,重点任务有:结合《药品管理法》修正案的颁布实施,推进药品生产、流通、抽查检验、不良反应监测等一系列监督管理办法的制修订;明确监管事权、细化监管流程、突出监管协作,探索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工作机制;强化疫苗监管,推动职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强化疫苗批签发管理,加大对疫苗生产企业检查力度,挂牌督办疫苗违法案件;强化药品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强化网络售药监管,强化对高风险品种监管;推进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效率;融合检查和稽查工作,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用好行刑衔接,严惩重处违法行为。
1月21日(腊月十六)
国家医保局公布2018年跨省异地就医工作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5411家,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2803家。国家平台备案人数354万。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52.6万人次,医疗费用368.0亿元,基金支付216.5亿元,基金支付比例58.8%。
2018年全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31.8万人次,是2017年的6.3倍;医疗费用319.4亿元,是2017年的6.6倍;基金支付188.5亿元,是2017年的6.7倍;基金支付比例59.0%。日均直接结算3612人次;次均住院费用2.4万元,次均基金支付1.4万元。2018年国家平台备案人数新增115万人。
国家平台运行以来,截至12月31日,基金支付超过1万元为58.2万人次,超过5万元为7.5万人次,超过10万元为1.2万人次。
1月23日(腊月十八)
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全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工作会议,总结通报2018年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及“回头看”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2019年基金监管工作。
2018年“回头看”工作共计查处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疗机构3.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3.2万家、参保人员2.4万人。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构建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行为有所规范。2日后,国家医保局通报了8起典型欺诈骗保案例。
1月25日(腊月二十)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施工作部署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深入贯彻中央深改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推进试点实施有关工作。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金甫表示,药品集采试点已进入结果执行和政策落地阶段,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试点办负责对试点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将细化各部门分工,促进部门协调联动。联采办在操作层面组织并督促各试点城市执行采购结果。试点城市要根据统一安排,对标对表完成各项实施工作,要科学设定实施方案,深入落实试点各项政策,重点做到“四个确保”:确保质量、确保供应、确保使用、确保回款。要做好舆论引导,加强风险防范,制定舆论风险评估与管控方案,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引导和培训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平稳运行。
1月30日(腊月二十五)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这次绩效考核,使用了合理用药的相关指标取代了单一使用药占比进行考核。同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将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4个方面对公立医院绩效进行。这意味着实行多年的药占比限制开始松动,对医院的考核指标更为综合,无疑将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与医院发展。
2月5日(大年初一)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暂停使用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批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通知》,根据通知,国家卫健委接到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报告,江西省卫健委疾控中心检测到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艾滋抗体阳性。
经过“长生疫苗”一案,疫苗安全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总能挑起人们脆弱的神经,对于药监部门与医疗部门来说,更是重点防范的工作。事件发生后,两部门当即启动调查与药品处置工作;2月6日,在事发第二天,国家药监局与国家卫健委分别发布公告,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
国家药监局表示已经派出督导检查组抵达上海、江西,督促指导地方药监部门开展调查处置工作。上海方面对涉事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的艾滋病、乙肝、丙肝三种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江西方面对患者的艾滋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国家卫健委也派出工作组赴地方指导工作,要求全国各医疗机构暂停使用和封存该公司问题批次药品,做好相关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监测,配合药品监管部门作好情况调查和药品处置工作。同时,召集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专家认为使用该药品的患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低。
药监部门与卫生部门也成为了今年春节假期中最忙碌的部门。
2月11日(正月初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保障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用药。从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随后,在2月13日,国家卫健委表示将随着相关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对罕见病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本次罕见病降低增值税将能促进企业降低药品价格,从而大幅度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最终使患者受益。从去年抗癌药降税,到今年罕见病药品降税,能够看出药品普遍性减税的趋势正在延续,预计后期还会有更多药品及医疗器械等和医疗卫生相关的减税降费措施出台,不断降低群众看病负担,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我们在过节,他们在工作。在我们忙着计划春节怎么玩、怎么吃的时候,还有些人在坚守岗位,为了人民的健康而奋斗。密集出台的文件与政策昭示着工作的强度与压力,甚至有人过年也要加班,等加班结束,年也结束了。小保不禁想起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任何职业的奉献者都值得尊敬。小保相信,因为有这些尽职尽责的改革者,我们的人民将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与保障,我们的医改也必能走出一条成功的中国特色之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