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脑室肿瘤是发生在大脑深部第三脑室或其周围结构的占位性病变,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
第三脑室肿瘤是发生在大脑深部第三脑室或其周围结构的占位性病变,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手术切除后可能出现脑积水等并发症。本文将分享一例7月龄婴儿在第三脑室肿瘤切除术后出现持续性脑积水的诊疗过程,旨在增进大家对这类疾病的认识。
病例背景
患儿男性,7月龄。2025年2月初,出现精神状态不佳、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就诊于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头颅CT检查发现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图1)。

(图1)
初次手术与术后情况
2025年2月10日,患儿接受了神经内镜下三脑室肿瘤切除术+三脑室底造瘘术+硬脑膜修补术+IPC植入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伴较多坏死。
术后患儿出现持续嗜睡状态,住院27天后于2025年3月7日出院,出院时嗜睡症状仍未缓解。
出院后17天(2025年3月23日),因嗜睡持续存在,患儿再次返院复查。脊髓MR检查未见异常(图2),但头颅MR提示仍存在脑积水(图3)。期间进行了腰椎穿刺治疗,但嗜睡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图2)

(图3)
转诊与进一步治疗
2025年4月10日(脑肿瘤术后脑积水持续2月),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家属带患儿转诊接受专科治疗。
入院时检查发现:患儿处于嗜睡状态,醒后哭闹,头围1182.5px,头部可见手术瘢痕,右额部见3×100px皮肤红斑。既往有蚕豆病和额头部血管瘤病史。
头颅CT显示:第三脑室占位术后改变,三脑室、四脑室、双侧脑室扩张;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图4)。
(图4)
专科治疗过程
2025年4月11日(入院次日),为缓解脑积水,进行了脑室腹壁外引流术。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治疗,患儿嗜睡症状明显好转。期间两次复查头颅CT均显示脑室进一步缩小。
在脑脊液各项化验指标均达标后,于2025年7月1日(住院治疗2月22天)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图5)。
(图5)
2025年7月9日(专科治疗3个月后)出院时,患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在轻微扶持下可以保持坐姿。
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3个月(2025年10月),家属反馈的视频显示:患儿已经能够独立坐稳,且反应能力正常。这一进展表明患儿的神经功能正在逐步恢复。
总结与启示
本病例展示了一例婴儿第三脑室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诊疗过程。尽管初次手术后出现了持续性脑积水和嗜睡等并发症,但通过脑室腹壁外引流和后续的脑室腹腔分流术等针对性治疗,患儿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运动功能也逐渐恢复。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对于颅内肿瘤术后出现的脑积水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患儿有望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同时,长期的随访观察对于评估预后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