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狭窄意味着心脏最重要的供血血管之一几乎被堵死,心肌随时可能因严重缺血而罢工,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后果不堪设想。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的健康就像一座看似坚固,内部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的堤坝。李先生的经历,正是"精准影像早期发现"与"多学科专家全程护航"如何成功避免一场健康危机的生动写照。
1、一次检查,发现两处"险情"
李先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血管CTA检查。这份详尽的影像报告,为他拉响了双重警报:



1、头颈部CTA发现: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这是大脑供血的关键"主干道",此处严重狭窄,如同脑中风的一颗"定时炸弹"。2、冠脉CTA发现更为惊心:左前降支(LAD)中度狭窄(50%)。右冠状动脉(RCA)全程遍布非钙化斑块,远段出现重度狭窄(90%)。90%的狭窄意味着心脏最重要的供血血管之一几乎被堵死,心肌随时可能因严重缺血而罢工,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后果不堪设想。
2、MDT联合解读,第一时间指明方向
治疗处理建议:
1.药物治疗:
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脂保护心血管、需要用保护血管的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左右。
2、进一步就医:
神经内科就医:脑血管堵塞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建议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解除心脏血管堵塞情况
内分泌科就医:降血糖
3、日常监测:控制心率:安静时在 50-55 次/分
活动时不超过 90 次/分;目前不能剧烈运动,减少活动
先处理堵塞,后面按计划活动。
随访:用药后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脂;如正常,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
3、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CTA?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血管检查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和CT扫描,可以清晰立体地显示全身动脉血管的形态,就像给血管做了一次"交通普查",能准确发现管壁的斑块和管腔的狭窄程度。对于像李先生这样患有广泛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一次全身血管CTA可以全面评估心、脑、颈等关键部位的风险,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非钙化斑块"与"重度狭窄90%"有多危险?
非钙化斑块:俗称"软斑块",这种斑块质地不稳定,容易破裂、脱落。一旦破裂,会迅速触发血液中的凝血机制形成血栓,瞬间堵塞血管,是引发急性心梗、脑梗的最危险因素。
狭窄90%:意味着血管的横截面积只剩原来的10%,血流已严重受阻。患者可能即使在轻微活动或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心绞痛,随时可能发展为完全堵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为什么需要多学科协作(MDT)?
李先生的病变涉及心、脑、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心内科专家解决冠脉堵塞,神经内科专家评估脑血管风险,内分泌科专家控制血糖等基础病。MDT模式确保了治疗方案的全局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单一科室诊疗的局限性,为患者提供了最优的综合治疗策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