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不是“伤多”这么简单!教你识别外伤致命风险

2025
10/30

+
分享
评论
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A-
A+

救护车呼啸而至,车门打开瞬间,我看到了浑身是血的老王(化名),又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多发伤救治。

某天的凌晨1点,急诊科的抢救室警报再次响起,预警信息:"XX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男性患者,35岁,意识模糊,全身多处出血!"团队像被按下启动键,瞬间进入战备状态。救护车呼啸而至,车门打开瞬间,我看到了浑身是血的老王(化名),又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多发伤救治。

作为一名与创伤博弈多年的医生,我想通过老王的故事,带大家了解一个关乎生死的医学概念--多发伤,同时也记住那些能救命的知识。

56461761814352110

老王呈浅昏迷状态,额头有一道深伤口,鲜血顺着脸颊流下;呼吸急促;右腿扭曲变形,裤腿已被鲜血浸透。护士快速测量生命体征:血压80/50mmHg,心率130次/分。"是典型的多发伤!"医护人员立刻做出判断。

科普时间

多发伤≠"多处伤"

很多人以为"多处受伤就是多发伤",但老王的情况恰恰说明:多发伤是同一致伤因素(如车祸撞击)导致两个或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且至少一处危及生命。

就像老王,车祸时先是头部撞击挡风玻璃,接着胸部被方向盘挤压,最后右腿被变形的驾驶舱卡压--头部外伤可能引发颅内血肿,胸部损伤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腿部开放性骨折伴随大出血,每一处都可能致命,且相互叠加;出血-休克-缺氧,三者恶性循环形成的致命闭环,若未及时干预,将会陷进多发伤"死亡三角"(低体温、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最可怕的它不是"1+1=2"的损伤叠加,而是"1+1>2"的病情恶化,救治必须分秒必争。

27331761814352553

藏在身边的"高能量危机"

在创伤中心,经常遇到类似老王遭遇的伤员。多发伤的本质是高能量暴力对身体的"全面冲击",这些场景很常见,大家一定要警惕:

01

交通伤:很"致命"的元凶

像老王这样的车祸,是多发伤的第一诱因。车辆行驶中的巨大撞击力,会让人体经历了"撞击+抛射的两次撞击"过程:若被抛出车外,落地时脊柱、骨盆会承受重力冲击,而后随车辆的碾压,会导致四肢、躯干再受重创。

02

高处坠落伤:"重力加速度"的破坏力

上个月,科室接诊了一位从3楼脚手架坠落的建筑工人,落地时臀部先着地,巨大的冲击力顺着脊柱向上传导,导致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同时头部撞击地面引发颅内血肿。

42221761814352853

高处坠落时,高度每增加1米,损伤风险翻倍,常见于建筑施工、窗户坠落(尤其儿童)等场景,往往伴随脊柱、内脏、颅脑的多部位损伤。

03

意外事故伤:生活中的"隐形炸弹"

比如高处跌落的重物砸伤、家中的煤气爆炸、户外的山体滑坡等。去年有位被堆叠的纸箱倒塌砸伤的伤员,导致他胸部被压、腿部骨折,同时吸入粉尘引发肺部损伤,也是典型的多发伤。这类损伤虽不如车祸伤高发,但应力集中,伤情同样凶险。

藏在身边的"高能量危机"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青壮年男性是多发伤最主要的袭击目标,节假日和夜间,更是悲剧的高发时段。

01

高发人群:"家里顶梁柱"

20-50岁的青壮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他们是家庭经济支柱,也是户外活动、体力劳动最频繁的群体,更容易暴露在交通、施工等风险场景中。

90371761814353129

02

致死关键:"黄金1小时"的生死线

老王的幸运,在于路人及时拨打了120,医学上把受伤后1小时称为"黄金救治时间"。老王从受伤到送达医院用了28分钟,这为抢救赢得了机会。

如何第一时间识别"求救信号"

01

全身"要命"信号:出现任何一个,立即呼救

意识不清:老王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这是颅脑损伤或休克的典型表现;

呼吸"费劲":老王呼吸时胸口起伏幅度大,嘴唇发绀,说明胸部损;

四肢冰凉、冒冷汗:老王皮肤湿冷,血压偏低,这是大出血导致休克的前兆,再晚一步可能心跳骤停。

02

局部"损伤"信号:这些体征提示严重受伤

头部:老王额头伤口深,且伴有呕吐,提示可能有颅骨骨折或脑出血;

胸部:按压胸部时他痛苦呻吟,听诊呼吸音减弱,怀疑肋骨骨折、气胸;

37841761814353489

四肢:右腿明显畸形,摸到骨擦感,伤口出血不止,是开放性骨折,是失血休克的原因之一;

腹部:虽然老王腹部没有明显外伤口,但我们仍做了FAST超声检查--多发伤患者常出现"隐匿性内脏出血",肝脾破裂早期可能没有外在表现,一旦延误就是致命。

老王的"幸运"藏在路人的举动里

老王能及时获救,除了急救团队的努力,更要感谢现场第一位伸出援手的路人。很多人以为"急救医护人员的事",但事实上,现场的正确处置,是挽救生命的第一步。

记住这4步,你也能成为"生命守护者":

01

120是"第一生命线"

路人发现老王后,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清晰地说明"XX路口,车祸,男性,意识模糊,全身多处出血"。拨打120时,一定要说清地点、人数、主要伤情,不要只说"有人受伤了",模糊的信息会延误急救时间。

54811761814353739

02

"三不"原则

不乱动:尤其怀疑头颈背伤时,随意搬动可能导致截瘫。

4781761814354112

不喂食水:伤员可能需要紧急手术,禁食水是关键。

70131761814354238

不拔利器:如果身上插着异物,切勿自行拔出。

10101761814354496

03

止住"致命出血"

老王右腿出血严重,另外一路人用自己的外套紧紧包扎伤口,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大出血时,用干净衣物、毛巾直接压迫包扎伤口,不要频繁掀开查看,以免破坏初始凝血块,加重出血。

04

关注呼吸,及时心肺复苏

如果伤员呕吐,将其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若伤员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不要犹豫,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30:2),直到呼吸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17231761814354731

记住:心跳停止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 ,你的每一次按压,都在为生命争取时间。

老王家属的"信任"帮了大忙

老王的妻子赶到医院时,情绪激动,不停询问"我丈夫怎么样了"。面对家属的焦虑,我们一边安抚,一边快速沟通治疗方案。此时,家属的配合至关重要:

01

准确提供信息:别让"隐瞒"耽误治疗

我们问家属"老王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有没有过敏史?",他妻子虽然慌乱,但还是准确回答了"有高血压,一直在吃降压药,不过敏"。受伤原因、既往病史、服药史,这些信息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这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有其他潜在风险。

02

理解"优先救命",别纠结"先做检查还是先手术"

当时老王血压持续下降,我们决定先紧急手术止血,再做全面CT检查。家属没有犹豫,立即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多发伤救治的原则是"先稳定生命体征,再处理局部损伤",有时医生会先手术止血、纠正休克,再完善检查,这是为了抢时间,请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

31981761814355055

03

耐心等候:给医生"专注抢救"的空间

抢救时,医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频繁的询问会干扰救治。家属可在指定区域等候,病情稳定后,医生会第一时间沟通,请给予足够的信任和耐心。

93561761814355325

生命的转机,源于每一次"正确选择"

老王的手术顺利结束,出血终于止住,血压逐渐回升,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护治疗。两周后,转出普通病房开始康复训练。老王是幸运的:路人及时呼救、正确止血,急救车快速送达,医院启动绿色通道,家属全力配合--每一个环节的"正确选择",都为他的生命争取了机会。

借老王的个案,我们希望大家能让"多发伤"这个概念和它的应对策略深深印在脑海里。"知险避险、懂救会救",为自己和他人撑起一把"生命保护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出血,多发,损伤,生命,老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