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辈来说,最好的健康保障,除了自己注意日常护理,还有子女的关心——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含牵挂与敬意的节日里,陪伴长辈、传递祝福之余,更该把他们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减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这 3 种常见病,常常悄悄找上门,影响生活质量。
罗湖医院老年医学科一直专注于老年人健康管理,深知这些疾病的预防与干预对长辈的重要性。
今天就以专业视角
把这些病的
"信号""预防招""护理法" 讲清楚
帮长辈把健康稳稳握在手里
高血压-- 没症状也危险
很多老年人觉得"不头晕、不头疼就没高血压",其实它就像家里的水管,长期压力超标,水管会慢慢老化漏水,身体也会悄悄出问题。
怎么发现?别等不舒服才测
高血压早期大多没明显感觉,但只要定期测血压,就能及时发现:
• 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完早饭半小时,坐在椅子上休息 5 分钟再测,正常血压应该是收缩压(高压)低于 140mmHg,舒张压(低压)低于 90mmHg;
• 要是连续几天测都超过 140/90mmHg,别觉得 "偶尔高没事",赶紧去医院,让医生判断是不是高血压。
怎么防?记住"3个少"
• 少盐:炒菜时少放盐,酱油、咸菜、腌肉这些"隐形盐" 也要少吃,每天盐摄入量别超过 5 克(差不多一啤酒瓶盖的量);
• 少久坐:别总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每天出门散散步、打打太极,哪怕每次 20 分钟,也能帮血管 "放松";
• 少生气:情绪激动时血压会突然升高,遇到烦心事别着急,多和家人聊聊天,保持心情平和。
已经有高血压?做好"2件事"
• 按时吃药:别觉得"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停药",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降压药得遵医嘱吃,随便停药容易让血压反弹;
• 常测血压:家里备个电子血压计,每周测 2-3 次,把结果记下来,复诊时给医生看,方便调整用药。
糖尿病--别只看血糖高
糖尿病不是"吃糖多" 这么简单,而是身体里的 "胰岛素" 出了问题,没法把吃进去的糖转化成能量,导致血糖升高,时间久了会伤眼睛、肾脏、血管。
这些"小信号"别忽略
• 总觉得口渴,喝水多、上厕所也多;
• 明明吃得多,体重却慢慢下降;
• 手脚发麻、发凉,看东西越来越模糊;
• 伤口不容易愈合,比如脚上划个小口子,好久都长不好。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查血糖,早发现早控制。
日常护理:吃对、动对很重要
•吃:别顿顿吃白米饭、白面条,换成杂粮饭、玉米、红薯,多吃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西兰花),水果选苹果、梨、柚子这些含糖少的,别饭后马上吃,两餐之间吃更合适;
•动:选择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跳广场舞、打门球,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避免早上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注意:别陷入"2个误区"
• 不是"血糖不高就不用管":就算血糖控制住了,也要定期查眼底、肾功能,预防并发症;
• 不是"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选对种类、控制量,水果能补充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
骨质疏松-- 摔一跤可能就骨折
很多老年人觉得"腰腿疼是老毛病,忍忍就好",其实可能是骨质疏松在 "搞鬼"。骨头里的钙慢慢流失,骨头就像被蛀空的木头,变得脆弱,稍微摔一下、甚至咳嗽用力,都可能骨折。
怎么知道骨头"脆不脆"?
• 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腰越来越弯、身高变矮了(比年轻时矮 3 厘米以上)、经常腰腿疼、轻轻摔一下就骨折;
• 建议 65 岁以上女性、70 岁以上男性,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查,能清楚知道骨头的 "强度"。
预防和改善:抓住"2个关键"
• 补够钙和维生素 D:每天喝 1-2 杯牛奶(或者吃豆腐、芝麻酱等含钙多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吃钙片;多晒太阳(每天上午 10 点前、下午 4 点后,晒 15-20 分钟,别暴晒),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
• 别做"伤骨" 的事:少搬重物、别爬高拿东西,避免摔倒;平时可以做些能锻炼骨骼的运动,比如快走、太极拳,增强骨头的韧性。
重要提醒:骨折后别"硬扛"
要是不小心摔倒骨折了,别自己试着站起来,也别让家人随便搬,赶紧打 120,让专业医护人员处理,避免加重损伤。
重阳节健康小贴士
对长辈来说,最好的健康保障,除了自己注意日常护理,还有子女的关心--
• 定期陪长辈去做体检,尤其是有慢性病的长辈,别等生病才去医院;
• 帮家里做些"适老" 改造:比如在卫生间装扶手、在地上铺防滑垫,减少摔倒风险;
• 多和长辈聊聊天,关注他们的情绪,心情好,身体也会更健康。
重阳佳节
愿所有长辈都能
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少些病痛烦恼
多些舒心时光!
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综合科)始建于2001年4月,目前开设床位26张,病房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雅舒适。

科室长期以来承担老年病的临床诊疗、慢病管理、预防及康复工作;规范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对常见老年综合征进行评估与管理;组建了由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心理科、药剂科、营养科及老年专科护士组成的老年跨学科团队,对老年综合征、老年各系统急慢性疾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治疗。目前是国家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老年用药专业教学点,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心,深圳市重大疾病防治中心,深圳市医防融合老年病学项目组、深圳市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防治联盟单位,深圳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罗湖区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中心、人文关怀试点病房。

开展项目
1. 采用共病处理模式,对老年各系统急慢性疾病提供全人、全程、连续管理。
2. 针对老年人常伴有老年综合征(如跌倒、失眠、疼痛、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多重用药等)的特点,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并配合老年慢性疾病给予综合管理和治疗。
3. 由跨学科整合团队来照护,对老年病患者提供系统、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病情需要时组织全院专家进行MDT综合会诊,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优势
以老年人为中心,强调多学科协作,通过共病管理、多重用药管理、老年综合评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
来源:罗医宣
编辑整理:罗医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