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如何打通全国就医的“任督二脉”?

2025
10/29

+
分享
评论
易联招采网
A-
A+

编码标准的统一促进形成真正的大数据管理机制,如以统一的药品编码为纽带,实现从招标、采购、使用、管理、监管及疗效评价等全链条的数据管理。

医保标准化作为医保制度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正从初期的"夯基垒台"迈向全面的"系统集成"。其中,统一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构建医保标准化体系的关键内容,也是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支撑,对于提升医保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1/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是什么?

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按照统一的规则和方法,将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耗材等医保业务中所需信息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即分类与代码,形成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全国医保"通用语言"。

66261761706377634

主要编码类型

疾病诊断编码:采用ICD-10医保版,通过字母和数字组合表示疾病分类和具体诊断。

手术操作编码:采用ICD-9-CM3医保版,用于规范手术操作名称和分类。

药品编码:西药和中成药分别采用不同编码规则,包含药品类别、名称、剂型、规格、企业等信息。

医用耗材编码:以"C"开头,包含耗材分类、通用名、产品特征、生产企业等信息。

医疗服务项目编码:用于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名称、价格等信息。

77611761706420032

/02/统一编码破壁垒,构建全国医保信息业务标准体系

国家医保局成立开始,围绕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开展了广泛调研,对全国近400个统筹区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各地医保工作中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等问题,无法开展有效的数据归集、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也直接影响了异地就医结算等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针对全国医保信息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的问题:

·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成立网信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 2019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提出"统一分类、统一编码、统一维护、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总体要求,数字化转型成果在服务端效果显著。

· 2020年,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贯彻执行15项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通知》,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正式落地使用。2024年,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扩展至22项,涵盖医保系统单位、工作人员、门诊慢特病病种等,形成全国统一的编码体系和数据库。

· 2025年,国家医保局对医用耗材分类规则进行优化调整,首次实现全国医用耗材编码统一,新增血管介入支架、人工器官等7类耗材的精准分类,助力价格监测和医保精细化管理。

18511761706526967

并同步搭建了国家、省、市三级联通的动态维护平台,持续开展编码数据维护,定期更新发布数据库,构筑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标准编码体系和数据库。

/03/各业务环节的"一码通"

门诊慢特病编码的统一,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五个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疏通了堵点。

"医保基金结算清单"标准的应用,通过全国统一的标准接口直接抓取医院交易数据自动生成明细项目,尤其是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中的应用,有力促进了医保和医院的管理效率。

药品耗材编码真正打通了药械生产、流通、配送、使用、结算全流程,真正做到"带码招采、带码入库、带码使用、带码支付",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全链条管理。

截止当前,医保编码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兵团全面普及,覆盖定点医药约110余万家,实现了全国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的"一码通"。编码标准的统一促进形成真正的大数据管理机制,如以统一的药品编码为纽带,实现从招标、采购、使用、管理、监管及疗效评价等全链条的数据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保,编码,统一,信息,全国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