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舌头疼痛,吃饭时疼痛感加剧,翘舌观察发现舌根处有白色斑块,自认为是口腔溃疡,没想到是舌癌。
很多人都遭受过口腔溃疡的困扰,有时虽面积不大,但疼起来可真是"要命"。免疫力正常的人偶尔长口腔溃疡,对身体的影响不会太大,一般会自愈,但如果长时间反复发作,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有时它可能本身就不是"溃疡",而是癌症发出的信号。
相关病例
何先生(化名),最近感觉舌头疼痛,吃饭时疼痛感加剧,翘舌观察发现舌根处有白色斑块,自认为是口腔溃疡,便没有当作一回事。但一个月过去了,这个"溃疡"没有一点好转,反而越来越痛,这才到医院检查,经穿刺提示为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伴癌变。为明确癌变情况,何先生进行了PET/CT检查。
PET/CT检查图像:


影像诊断结论:舌癌伴右侧颌下多发淋巴结转移。
幸运的是,何先生的舌癌还处于早期,遂到医院进行了舌腹口底鳞癌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为黏膜灶性重度上皮异常增生,个别倾向原位癌形成。
1、什么是舌癌?
舌癌一种是常见的口腔癌,98%以上为鳞状细胞癌,舌癌占口腔鳞状细胞癌的 37%~53%[1]。临床表现上局部常有慢性刺激因素(如锐利牙尖或残根);也可有白斑等癌前病损。
而上皮增生是口腔白斑病的主要病理表现,可分为上皮单纯性增生和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上皮异常增生程度不同又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度,其程度越重,癌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2、易癌变的高危人群
口腔白斑虽然不是癌症,却是一种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的"癌前病变"!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很难察觉。而斑块出现突然快速增大、增厚、伴有出血、溃疡或糜烂,自觉刺激性痛或自发性痛,往往是癌变的前兆。
如果口腔白斑病人出现以下情况,发生癌变的倾向比较大:
①病理检查伴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程度越重越容易恶变。
②白斑的类型为疣型、颗粒型、溃疡和糜烂型及伴有念珠菌、HPV感染者。
③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部位者。
④病程较长者。
⑤不吸烟患者特别是不吸烟的年轻女性患者。
⑥白斑病损面积大于200mm2的患者[2]。
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随访观察,必要时可多次组织活检。建议每1~3个月随访1次;对无高危因素的口腔白斑患者,建议每3个月随访1次[2]。
3、舌癌的鉴别诊断
舌癌早期便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多表现为同侧颌下或上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若淋巴结包膜受侵犯,则肿大淋巴结可与周围结构粘连,活动度差。累及中线或对侧的舌癌也可能会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舌癌的远处转移发生率较低, 晚期病例可能会转移至肺部[1]。
病理检查
金标准。对于怀疑为舌癌的肿瘤,应于肿瘤边缘行切取活检术,待病理诊断明确再行确定的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1)超声:可明确颈部淋巴结有无异常,还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的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
(2)增强CT/MRI:增强CT及增强MRI是诊断口咽部肿瘤常用手段,两者各有利弊。CT简便、快速、普及性强,缺点是具有一定的X线辐射,并且不适合碘过敏或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MRI组织分辨率更高,尤其适用于原发于口腔、鼻咽和口咽部肿瘤,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PET/CT: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PET/CT具有优势。前瞻性研究显示,在常规分期手段上结合PET/CT改变了13.7%患者的治疗策略,尤其对于诊断N0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从而改变了22%的颈淋巴结清扫方式[3]。
参考文献
[1]国家卫健委发布舌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魏子豪, 曾昕, 陈谦明. 口腔白斑病的规范性临床诊疗[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 57(8): 884-889. DOI: 10.3760/cma.j.cn112144-20220606-00304.
[3]2022CSCO口咽癌诊疗指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