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重,理想血压——2025年全国高血压日科普指南

2025
09/30

+
分享
评论
善国善城善医善药
A-
A+

咱先不说那些专业术语,就说说平时的感受 —— 是不是有时候突然站起来会头晕眼黑?爬几层楼梯就喘得不行,还总觉得脖子发紧?晚上睡不着觉,明明没干啥却总觉得累?

健康体重,理想血压--2025年全国高血压日科普指南

一、先聊聊咱们都有的 "小毛病":高血压其实离我们很近

咱先不说那些专业术语,就说说平时的感受 -- 是不是有时候突然站起来会头晕眼黑?爬几层楼梯就喘得不行,还总觉得脖子发紧?晚上睡不着觉,明明没干啥却总觉得累?别不当回事,这些可能都是高血压给你的 "信号"。

现在咱们身边得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小区里遛弯的大爷、办公室里加班的同事,甚至有些年轻人体检都查出血压高。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把主题定为 "健康体重,理想血压",就是想告诉咱们:血压高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跟体重、生活习惯关系太大了,咱得从根儿上重视。

(一)到底啥是高血压?先把定义说明白

简单说,高血压就是咱们血管里的压力太大了,就像家里的水管总被高压水流冲,时间长了管子就容易坏。医学上的标准是:在没吃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低压)≥90mmHg,这就算高血压了。

还有种情况叫 "隐匿性高血压",就是在医院测血压正常,回家自己测却高了,这种更危险,因为容易被忽略。所以家里备个血压计,定期自己测,比啥都强。

(二)高血压有啥症状?别等严重了才发现

很多人得高血压初期没啥感觉,所以它还有个外号叫 "无声的杀手"。但只要留心,还是能发现一些 "蛛丝马迹":

1、常见症状:头晕、头痛(尤其是后脑勺疼,像被东西裹着)、脖子发紧、心慌、失眠,有时候还会觉得视力模糊。

2、严重症状:如果血压突然飙高,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手脚发麻、走路不稳,这时候必须马上送医院,不然可能会中风、心梗。

二、为啥会得高血压?这些原因咱得避开

别总说 "我家遗传,没办法",其实大部分高血压跟咱们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体重超标的人,得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3 倍还多。

(一)这些 "硬原因" 得知道

1、遗传因素:如果爸妈都有高血压,那你就得比别人更注意,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别让遗传因素 "找上门"。

2、年龄因素:年纪越大,血管弹性越差,血压就容易高。但现在年轻人熬夜、吃外卖、不运动,高血压也开始 "年轻化" 了。

(二)这些 "软原因" 咱能改

1、体重超标:特别是肚子大的人(男的腰围超过 90 厘米,女的超过 85 厘米),脂肪都堆在肚子里,会压迫血管,血压能不高吗?

2、吃太咸:咱平时炒菜放盐多,腌肉、咸菜、酱菜吃得多,盐里的钠会让血管里的水分增多,压力自然就大了。

3、爱喝酒、抽烟:喝酒会让血压突然升高,抽烟会损伤血管壁,让血管变窄,血压肯定降不下来。

4、熬夜、压力大:天天加班、看手机到半夜,精神总紧绷着,身体会分泌一种让血管收缩的激素,时间长了血压就高了。

5、不运动:天天坐着不动,脂肪越堆越多,血管也越来越 "懒",慢慢就失去弹性了。

三、怎么确诊高血压?这些检查得做对

别自己测一次血压高就慌,也别测一次正常就放松,确诊高血压得按规矩来。

(一)诊断依据:就看这两个数

必须满足 "非同日三次测量" 这个条件,而且测量前得安静坐着休息 5 分钟,别喝浓茶、咖啡,也别憋尿,这样测出来的结果才准。如果三次测量中,有两次高压≥140mmHg 或低压≥90mmHg,就能确诊了。

(二)要做哪些检查?别漏项

1、基础检查:

1.1 血压测量:家里用电子血压计就行,推荐上臂式的,别买手腕式的,不准。

1.2 血常规、尿常规:看看有没有因为高血压损伤肾脏、贫血等问题。

1.3 肝肾功能、血脂、血糖:高血压常跟高血脂、高血糖一起出现,得一起查。

2、进一步检查:如果血压很高,或者有其他症状,可能还要做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看看有没有损伤心脏和血管。

(三)别跟这些病弄混了

有些高血压是其他病引起的(叫继发性高血压),比如肾病、甲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就是睡觉打呼噜特别响,还总憋气),这些得先治原发病,血压才能降下来。所以如果年轻人突然血压高,或者吃降压药不管用,一定要查清楚是不是其他病引起的。

四、高血压咋治?分情况来,别瞎吃药

治高血压不是光吃药就行,得 "综合管理",尤其是体重超标的人,先减重,血压可能就降下来了。

(一)保守治疗:先从生活习惯改起

这是基础,不管吃不吃药都得做:

1、减重:把体重降到正常范围(BMI = 体重 ÷ 身高 ²,在 18.5-23.9 之间),尤其是肚子大的人,先把肚子减下去。比如每天少喝一瓶饮料,多走 1000 步,慢慢就能瘦下来。

2、少吃盐:每天盐的摄入量别超过 5 克,大概就是一啤酒瓶盖的量。炒菜少放盐,少吃咸菜、酱肉、加工食品(比如方便面、火腿肠),买东西的时候看看配料表,钠含量高的别买。

3、吃对饭:多吃蔬菜(每天至少 500 克)、水果(每天 200 克左右)、全谷物(比如燕麦、糙米),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多吃鱼肉、鸡胸肉、豆制品。

4、多运动:每周至少运动 150 分钟,比如每天快走 30 分钟,或者跳广场舞、打太极,别一开始就剧烈运动,循序渐进。

5、别抽烟、少喝酒:抽烟一口都别碰,喝酒的话,男的每天白酒别超过一两,女的别超过半两,最好不喝。

6、睡好觉:每天睡 7-8 小时,别熬夜,如果睡觉打呼噜厉害,要去查是不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个病治好了,血压也能降不少。

7、控情绪:别总生气、着急,压力大的时候听听歌、散散步,情绪稳了,血压才稳。

(二)药物治疗:该吃就吃,别擅自停药

如果通过生活习惯调整,血压还是降不下来(比如超过 140/90mmHg),或者已经有心脏、肾脏损伤了,就得吃药了。

1、常用降压药有五类,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选:

1.1 钙通道阻滞剂(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适合老年人、合并冠心病的人,降压效果稳。

1.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适合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人,但有些人吃了会咳嗽,如果咳嗽厉害可以换其他药。

1.3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比如氯沙坦、缬沙坦):跟上面的药效果类似,咳嗽的副作用少。

1.4 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适合盐敏感、合并水肿的人,但要注意补钾,别缺钾了。

1.5 β 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适合合并心率快、冠心病的人,但哮喘病人不能用。

2、吃药注意事项:

1.1 别擅自停药:高血压是慢性病,得长期吃药,就算血压降下来了,也得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突然停药血压会反弹,更危险。

1.2 别瞎换药:别人吃着管用的药,不一定适合你,换药得跟医生说。

1.3 定期复查:吃药期间要定期测血压、查肝肾功能,看看有没有副作用。

(三)手术治疗:一般人用不上

只有极少数继发性高血压需要手术,比如肾上腺长了肿瘤,或者肾动脉狭窄,手术切除肿瘤或扩张肾动脉后,血压可能就正常了。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不用手术。

(四)中医疗法:辅助调理,别当主要治疗

中医讲究 "辨证施治",比如肝阳上亢的人(平时容易生气、头晕、面红目赤),可以用天麻钩藤饮调理;痰湿壅盛的人(身体肥胖、胸闷、痰多),可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调理。但中医只能辅助,不能替代降压药,而且得找正规中医看,别信偏方。

五、高血压患者日常注意啥?这些细节别忽略

1、定期测血压:家里备个血压计,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早上起床后、饭前、没吃药前测,晚上睡前测,把结果记下来,复诊的时候给医生看。

2、别突然用力:比如搬重物、使劲排便,这些会让血压突然升高,容易引发中风。如果便秘,多吃蔬菜水果,或者用开塞露。

3、注意保暖:天冷的时候血管会收缩,血压容易升高,所以冬天要穿暖和,尤其是头、脖子、手脚。

4、别熬夜:熬夜会让血压波动大,就算第二天补觉也没用,所以尽量 11 点前睡觉。

5、随身带药:如果要出门,尤其是出远门,一定要把降压药带上,按时吃,别漏服。

六、预防高血压:从现在开始,别等老了再后悔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尤其是体重超标、有家族史的人,更得提前预防:

1、儿童青少年:别让孩子吃太多零食、饮料,多让他们出去玩,别总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2、年轻人:别熬夜、别抽烟、别过量喝酒,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运动,控制体重,别让高血压提前找上门。

3、中老年人:定期体检,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有不舒服及时去医院。

七、专家提醒:这几句话一定要记住

1、"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中,减重、低盐、运动、好睡眠,这四样做好了,血压就成功控制了一半。

2、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不治疗,长期高血压会损伤心脏、肾脏、大脑,引发中风、心梗、肾衰竭,这些都是要命的病。

3、别信 "降压药有依赖性,吃了就停不了" 的谣言,该吃药就得吃,控制好血压,才能避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4、如果家里有高血压患者,家人要多关心他们,帮他们一起调整生活习惯,提醒他们吃药、测血压,让他们感受到支持。

最后想跟大家说:高血压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事,甚至是一个社会的事。希望大家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人,尤其是家里有高血压患者、体重超标的人,让更多人了解 "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的重要性,一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血管,比如,血压,体重,如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