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M1-c6v1溶瘤病毒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细胞癌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M1-c6v1溶瘤病毒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NCT04665362)。
M1-c6v1(VRT106)是全球首款基于甲病毒M1骨架的溶瘤病毒产品,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
关于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是一种可以选择性感染和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同时对正常细胞相对无害。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或自然筛选获得。一旦它们进入体内,它们将特异性识别并感染肿瘤细胞,大量复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破裂和死亡。此外,溶瘤病毒可以刺激更广泛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来对抗癌症。
目前,已经有多种溶瘤病毒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部分溶瘤病毒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疗效显著:联合方案客观缓解率高达70%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研究团队开展的临床研究证明:溶瘤病毒M1-c6v1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抗PD-1)和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细胞癌中是一种具有临床前景的治疗策略。该研究共13例患者接受了治疗,10例患者被纳入疗效分析。结果显示:用mRECIST标准评估肿瘤反应时,客观缓解率为70%,疾病控制率为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5.4个月。截至2025年5月31日,有3例患者(N09、N11和N14)仍然存活,其生存时间分别为44个月、40个月和38个月。停止M1-c6v1治疗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三名患者的肿瘤状态基本保持稳定。
该研究表明,M1-c6v1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结语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溶瘤病毒疗法已经从科学假设发展到临床现实。早在2005年,国内便已经批准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安柯瑞,H101)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之后在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再次批准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用于黑色素瘤。M1-c6v1在晚期肝癌中的临床疗效,也为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溶瘤病毒在肿瘤治疗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