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汝城54岁农妇吴某利劳作遭高压电击命悬一线。汝城县中医医院上演生命守护战,院前急救高效、院内多学科协作精准救治,患者脱险。
2025年9月15日晚,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在汝城上演。54岁的农妇吴某利在劳作时不慎遭遇高压电击,瞬间意识丧失,命悬一线。经过汝城县中医医院高效的院前急救与院内紧急抢救,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顺利康复中。这场成功的救治,全面检验了该院"上车即入院"的现代急诊急救服务能力。

事发突然:"高速"出警,急救前移守护生命
当日20:49,汝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接县120指挥中心指令后,仅用1分钟便迅速出车。医护人员在赶赴现场的途中即与报警人取得联系,远程指导现场人员将患者置于安全通风处,并清理口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为后续抢救赢得了至关重要的"黄金时间"。

抵达现场后,急诊团队立即评估:患者神志昏迷,GCS评分仅5分(E1V1M3),双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情况万分危急。"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立即实施现场抢救,并在返院的救护车上,全面启动了"移动ICU"模式: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生命通道、完成急诊心电图检查……所有生命体征数据及检查结果均实时回传至医院急诊中心,院内团队已做好万全准备。
20:50出车,21:20患者到院,一场无缝衔接的生命守护战已然过半。
高效救治:多学科协作,精准诊断奠定胜局
21:20,患者送达医院。绿色通道全面开启,急诊科医护团队接力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经紧急完善头颅CT以及床旁彩超等检查,确诊患者为"单纯性电击伤"。与体表有焦黑入口出口的典型电击伤不同,该类型电击伤体表痕迹不明显,但电流已穿透体内,对心脏、神经系统等造成的"内伤"同样凶险,极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明确诊断后,医院给予针对性治疗。经过连夜抢救,患者病情很快稳定。次日上午查房时,患者神志清楚,取得了抢救的初步胜利。
专家科普:解读电击伤"明暗伤",现场急救是关键
针对此案例,医院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游明波进行了专业科普。她指出,电击伤主要分两种:
一是"典型电击伤",电流在人体有明确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多为炭化、凹陷的焦黑伤口,出口可能更为弥散。电流路径内的组织损伤通常最为严重。
二是"单纯性电击伤"(或称"电休克"),正如本例患者,体表可能找不到明显伤痕,但巨大电流已瞬间穿透人体,极易引发心脏骤停、中枢神经抑制、呼吸麻痹等致命性后果,其隐蔽性更强,风险不容小觑。
"一旦发现电击伤者,现场处理至关重要。"游明波强调,"第一要务是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橡胶等绝缘物使伤者脱离带电体,切勿徒手拉扯。随后立即判断意识和呼吸,若心跳呼吸停止,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CPR),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求救。"

游明波还特别提醒,即便是像吴女士这样目前恢复良好的患者,后期康复中也需警惕可能出现的迟发性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下降、失眠、周围神经病变)或心理创伤等问题。因此,电击伤患者在出院后仍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进行心电、神经功能等相关检查,确保全面康复。
此次成功抢救,生动体现了汝城县中医医院从院前急救到院内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急诊急救体系和过硬的技术实力。"上车即入院"不仅仅是理念,更是通过信息化联通和标准化流程,为危急重症患者铺设的一条真正的"生命高速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