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癌斗士”到“情绪难民”,出现哪些信号要警惕?

2025
09/12

+
分享
评论
爱D讯希站
A-
A+

关注癌症患者的 “双重困境”。

在众多需要关注的群体中,癌症患者承受着独特而沉重的双重负担:既要与疾病本身抗争,又要面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本期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他们,用科学的理解和温暖的关怀,为他们点亮前行的明灯。

Chapter 1

当身体与心灵同时承受创

癌症确诊的瞬间,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患者和家属对未来的所有美好设想。然而,这只是一场漫长考验的开始。在治疗过程中,传统的化疗和放疗虽然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但其机制决定了不可避免的误伤。

化疗药物的作用原理是攻击体内所有快速分裂的细胞。癌细胞因其旺盛的分裂活动成为主要靶点,但毛囊细胞、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黏膜细胞等正常组织也会受到波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患者会经历脱发、恶心呕吐、极度疲劳、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痛苦的副作用。

39701757646400678

这些生理上的折磨与对治疗效果、生存预后的未知恐惧交织在一起,往往将患者推向绝望的深渊。身体的痛苦是看得见的,而内心的煎熬却常常被忽视,甚至被患者自己压抑。

Chapter 2

数据背后的沉重现实

科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癌症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一项涵盖过去20年183项研究的大型分析显示,癌症患者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7%。 此外,根据ICD-10标准,35%~40%的癌症患者可诊断为精神疾病。

6951757646415987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调研发现,超过50%的治疗期癌症患者存在焦虑、疲惫、恐惧等心理困扰,这些问题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从初诊、治疗、康复到晚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46.77%的患者明确表达了对专业心理疏导的需求。

更令人担忧的是,癌症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高出20%,特别是在确诊后的前6个月,风险尤为突出。

Chapter 3

理解复杂的心理创伤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远不止抑郁和焦虑。他们还可能面临压力相关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适应性障碍、躯体化症状等。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与肿瘤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副肿瘤综合征引起的精神改变,或治疗药物导致的精神症状。

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对治疗过程的不确定性、对身体形象改变的担忧、经济负担的压力、社会支持的缺失,以及对死亡的焦虑等。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常常被患者和医护人员忽视,因为大家更关注"救命"这个首要任务。

Chapter 4

识别心理危机的警示信号

作为癌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我们需要敏锐地观察以下危险信号:

●情绪层面的变化:持续的情绪低落、对以往喜爱活动失去兴趣、易怒或频繁的恐慌情绪、无法解释的哭泣或情绪波动。

●认知层面的改变:表达绝望感和无助感、认为自己是家庭负担、觉得生活失去意义、出现自伤或自杀的想法。

●行为层面的表现:主动避免社交活动、拒绝治疗或不配合医嘱、睡眠和食欲明显改变、过度依赖或完全拒绝帮助。

5541757646433222

Chapter 5

科学的心理关怀策略

面对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我们可以采取科学而温暖的应对策略:

创造安全的表达空间

通过倾听与陪伴,提供一个不带评判的环境,让患者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记住,有时候静静地陪伴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鼓励专业心理干预

帮助患者理解,寻求心理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勇敢面对困难的明智选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能够提供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等有效干预手段。

53281757646441692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协助患者维持与亲友的联系,参加癌症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心理关怀的积极作用远超我们的想象。科学研究证实,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心理干预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压力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免疫功能。身心健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战胜疾病的坚实基础。

Chapter 6

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曙光

值得欣慰的是,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写癌症治疗的历史。以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为代表的精准治疗技术,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显著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与传统化疗的"无差别攻击"不同,ADC药物采用了精确制导的策略。其工作机制可以形象地比作智能导弹系统:

●第一步--精准导航:ADC药物中的抗体部分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如同GPS定位系统一样,精确锁定目标癌细胞。

●第二步--定点清除:当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后,偶联的强效细胞毒素被内化进入癌细胞内部。在细胞内部,毒素被释放并发挥作用,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杀伤。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一代ADC药物还具备旁观者效应。当药物在目标癌细胞内释放后,部分细胞毒素会扩散到邻近的癌细胞,即使这些细胞缺乏特定抗原,也能被一并清除。这种机制大幅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因为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显著减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67341757646454350

Chapter 7

结语:用希望照亮前行的路

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用温暖的行动给予他们支持。医学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手段,而人文关怀的力量则为患者提供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每一位癌症患者都值得被用心呵护,每一个内心的挣扎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当科学与关爱相遇,当理性与感性交融,我们相信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这条艰难的路上走得更有尊严,更有希望。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奇迹,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奇迹延续下去,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1、Fernando, A., Tokell, M., Ishak, Y., Love, J., Klammer, M., & Koh, M. (2023). Mental health needs in cancer-a call for change. Future healthcare journal, 10(2), 112-116.

2、癌症幸存者:癌症治疗后的情绪管理.妙佑医疗

3、癌症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概述.UptoDate

4、过半癌症患者存在心理困扰 ,精神与人文疗护需求凸显.第一财经

5、世界预防自杀日.WHO

注明: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治疗,癌症,心理,癌细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