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潮谈健康体重管理:有人告诉我减了5公斤、8公斤,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2025
09/12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官方微信
A-
A+

据最新统计,全国有4500多家二三级医院设立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

2025年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达到109万所,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断扩增,达到1578万人。

此外,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大量开展,很多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不用多住院就完成手术治疗,获得了极大的方便。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双提升。

覆盖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部得以建立健全,服务能力、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健康中国行动中有18项涉及公众的公共卫生行动,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卫生健康工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付诸行动,健康知识和素养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

国家面向居民提供15种疾病的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用预防方式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居民健康,减少传染病风险。据监测,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得到进一步控制,结核病、乙肝和艾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或保持在低流行水平。

在谈到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双提升时,雷海潮表示,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服务可及性、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据监测,东中西部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正在不断缩小。9月10日,中国政府网已经发布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和主要内容,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协同联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卫生健康服务。   

在谈到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时,雷海潮表示,在编制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坚持公益性导向,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和财政部一起支持全国7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时,雷海潮表示,「前段时间我碰到一些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因为有半年、一年左右的时间没见面了,忽然发现他们精神状态好了许多,有的告诉我减了5公斤、8公斤的体重,个人的活力和自我感受非常好。从更长周期来看,这对于保持健康状态、减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包括肿瘤等的发生都非常有帮助,这样的行动,我们还是应该长期地坚持和开展下去。」  

图片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已设置26个国家医学中心

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有114个省级医疗中心正在建设

在回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以及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工作成效时,雷海潮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工作目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向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进展情况:   

一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资源和服务更加贴近居民群众。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省域内人口较多的地市和基层进行延伸和下沉。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设立国家医学中心,目前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会同有关地方,在省域范围内一些地市设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已经设置了125个。有些省还在建设省域范围内医疗中心,根据统计,有114个省级医疗中心正在建设,有的已经建成,并且开始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城市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的就是让上级医院的专家到患者「家门口」为大家提供诊疗服务。同时,也帮助基层提高诊疗水平和能力。全国的巡回医疗服务工作已经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今后将在全国持续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工作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促进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帮扶基层将会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

二是促进分级诊疗,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完善首诊负责制,加强转诊服务,建立完善远程服务网络,实施了「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的服务方式,促进化验检查结果互认。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取消了医疗机构的门诊预交金,住院预交金费用水平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和下降。根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国有338个地市(州、盟)互认医学检查化学项目超过200项,县域医学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药房已经普遍建立。全国81个城市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正在试点推进当中,2199个县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年,全国双向转诊的医疗人次数达到3600万,比2020年增加了46%,群众上下转诊更加便利。

三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因地制宜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国务院成立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协调机制,9月月初,国务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协调机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好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坚持公益性导向,使公立医院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良好的作用。

根据统计,通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8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门诊候诊时间缩短,5500多家医院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推广到2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有83%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服务,患者不用过长时间住院就能够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试点开展免陪照护服务,有40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上门护理服务项目,项目内容多达60多项。互联网医院在全国发展到3756所,目前居民患者可以通过点手机的方式获得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根据统计,去年互联网医院开展的诊疗人次达到1.3亿,极大方便了百姓看病就诊需求。

为适应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外商独资医院在国内都已经落地服务,根据统计,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已经多达60多家。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加大了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力度。99.5%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8.4%二级公立综合医院都已经能够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目标是到2025年年底,所有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医疗服务。

99%的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能够提供心理门诊服务,97%的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可以提供睡眠门诊服务,这对于缓解一部分居民心理焦虑倾向,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从今年初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推进「12356」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在全国的普及,到今年5月1日,普及的目标已经实现,每个地市都能够通过「12356」心理援助热线面向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方面的服务。

努力在改善医疗服务上狠下功夫

努力在帮扶基层上狠下功夫

努力在投入保障上狠下功夫

在谈到如何提升就医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上,雷海潮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在广大城乡、社区、街道、乡镇以及村庄,老百姓看病就医都希望能够就近就便,这是大家的第一愿望。从统计来看,2020-2024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已经从97万个增加到104万个,相应的卫生人员数量从434万人增长到526万人,诊疗服务人次从41亿增长到53亿。说明老百姓对基层的服务利用越来越高,基层医疗服务占全国诊疗人次比例最近几年也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努力在改善医疗服务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各项便民惠民举措在基层实施,重点强化老百姓所需要的全科、儿科、康复科、中医科等科室建设。95%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门诊延时服务或者节假日门诊;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周末的免疫接种门诊服务;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突出签约有感,为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妇女提供更加良好的健康服务。

与此同时,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品种目录,根据监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种类增加了42种,基层用药可及性得到了提升。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目前能够提供长处方服务,减少患者往来家庭和医疗机构之间,一次开药可以多达两个月到三个月时间。   

第二方面,努力在帮扶基层上狠下功夫。派出县级医疗机构的中高级医务人员长期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帮扶。一方面,直接解决群众看病就诊问题;另一方面,帮助乡镇和街道社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通过远程医疗、巡回医疗等新的组织方式来促进基层服务水平能力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以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也就是落实大学毕业志愿到农村地区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乡镇卫生院编制,这几年来,已经有1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志愿到乡村一级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方面,努力在投入保障上狠下功夫。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从2020年的人均74元提高到今年的人均99元。服务内容得到了持续扩增,根据统计,国家面向重点人群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达到10亿人次以上的服务规模。服务内容也不断优化调整。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把设在村里的符合资质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到基本医保定点管理,现在行政村覆盖比例提升到97%,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看病就诊可以报销,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   

雷海潮还重点提到了刚启动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他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围绕「基层、基础、基本」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夯实能力、提升水平,应用新型数智诊疗服务技术,进一步加大上级医疗卫生资源对下级机构的帮扶和支持,加强他们的协同协作关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系统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全国有4500多家二三级医院

设立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雷海潮提出让全民做健康体重管理,掀起了体重管理热潮。在谈到相关工作进展,以及「十四五」期间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方面工作时,雷海潮表示,体重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对青少年来说,在正常的生长发育曲线下,体重会不断增加,所以儿童和青少年不用特别焦虑体重的问题,但也要防止体重发育过于迟缓或是出现「小胖墩」的情况,既要防止出现「小豆芽」,也要防止出现「小胖墩」。在新闻发布会上,雷海潮提醒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参照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曲线,看处在特定年龄阶段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正常。

对于成年人来说,体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疾病预测性指标。体重和多种慢性病都有关联,如果体重能够管理得好,可以避免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明确用三年时间开展实施,2025年进一步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目的就是通过持续的倡导倡议和宣传引导,使得广大居民都能够更加关注健康体重。

这项行动自发出以来,得到了全民积极响应,超出了预期。一方面,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媒体也做了大量跟踪、滚动式宣传报道。据最新统计,全国有4500多家二三级医院设立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同时也有一些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开设了相关门诊,大家可以获得这方面针对性帮助和指导。   

9月份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雷海潮继续呼吁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合理的膳食、营养的改善,以及适当的、科学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再加上规律作息,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家的体重处在一个相对健康稳定的状态,避免今后由此引发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一生的健康状况,所以除了儿童青少年自己要多加关注外,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尤其要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和成长。「十四五」期间,出生巨大儿的发生率实现了五连降,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由五年前的10.4%下降到9.7%。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全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率下降到4.5%,低体重率下降到1.4%,这两项指标都是持续改善的。

6-17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2.1厘米和2.2厘米,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总体上也是在持续改善的。这都表明,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还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处在阳光、健康、快乐的生活中,从而有序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投入到社会发展中来。  

点击加入「以健康为中心」

医院发展与能力建设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

【社群交流,持续学习】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

Imag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服务,健康,卫生,医疗,国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