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金峰教授柯坤宇教授团队发表研究成果,评估了MAFLD及其亚型对HBV相关肝癌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结局的影响,发现糖尿病型MAFLD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编者按
随着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全球流行,其与慢乙肝的共存现象日益普遍。既往研究多聚焦MAFLD对慢乙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而其对HBV相关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作用仍不明确。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孔金峰教授及柯坤宇教授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成果,系统评估了MAFLD及其亚型对HBV相关肝癌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结局的影响,发现糖尿病型MAFLD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843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依据术后肝组织病理确证是否合并MAFLD(定义为肝脂肪变性+BMI≥23kg/m²/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并进一步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分为糖尿病型与非糖尿病型MAFLD两组。研究主要终点为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中位随访56个月。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随访和抗病毒治疗。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线
在843例接受根治术的HBV相关肝癌患者中,合并MAFLD者占20.4%(n=172)。MAFLD组较非MAFLD组具有更高的BMI、更高的T2DM和代谢异常比例,ALT水平亦略高,但在性别、肿瘤特征、BCLC分期、肝功能状态(Child-Pugh评分)、HBV DNA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表1 患者基线
2. 糖尿病型MAFLD患者肝癌根治术后预后显著更差
全队列分析显示,MAFLD组与非MAFLD组的5年RFS(26.8% vs 24.1%)和OS(43.0% vs 3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显示,糖尿病型MAFLD(占MAFLD组25%)患者的RFS和OS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型MAFLD:
Ÿ RFS:糖尿病型MAFLD组1、3、5年RFS分别为70.6%、36.6%、19.1%,而非糖尿病型分别为86.9%、49.5%、29.0%(P=0.046);
Ÿ OS:糖尿病型MAFLD组分别为93.3%、65.3%、34.7%,而非糖尿病型为95.4%、80.0%、45.8%(P=0.039)。
图1 三组HBV相关肝癌根治术后患者的RFS(A)和OS(B)
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糖尿病型MAFLD是不良OS的独立预测因素(HR=1.444,95%CI: 1.082-2.331,P=0.032),但对RFS的独立影响未确立(P=0.222)。
除糖尿病型MAFLD外,在MAFLD合并HBV相关肝癌患者中,以下因素同样为RFS或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大肿瘤直径≥125px、肿瘤数量≥2个、存在微卫星灶、BCLC分期B期、肿瘤分化差。因此,肿瘤生物学仍是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提供了大规模经病理学确诊MAFLD的HBV相关肝癌人群数据,结论具有高度现实指导意义--尽管总体MAFLD不影响术后长期生存,但糖尿病型MAFLD却提示术后显著更差的预后,再次印证了糖尿病作为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组成部分的危害性。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对于HBV相关肝癌术后患者,合并糖尿病MAFLD者应被纳入高风险随访和综合干预对象。在术前评估中,除了传统肿瘤负荷和肝功能评价外,应特别关注糖代谢状态的控制情况,并积极干预其代谢异常,或有助于改善术后长期预后。
参考文献
Xiong K G, Lin T S, Lin Q B, et al. Impact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on survival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resection for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Scientific Reports, 2025, 15(1): 1802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