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完全依赖客观指标,从传统现场检查向智能化数据驱动转型,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回归医疗本质,对三级医院提出了建立常态化、智能化数据治理机制的系统性升级要求
日前,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江西省胸科医院等10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公示》。通知显示,9家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要求,1家医院达到三级乙等医院要求。
此外,今年以来,云南、山西、湖南、四川、湖北、内蒙古、西藏、山西、广西、福建、江苏、河南、浙江等多个省份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医院等级评审结果。据小编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约有183家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
新评审标准来袭,"数据驱动"时代来临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新修订《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相较于《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新版评审标准特别取消了原占评审权重40%的现场评审,前置要求部分从3节扩到4节,新增床位规模和科室设置专节,更加强调基础配置。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部分指标从80节154条监测指标,增至93节203条指标。
评审完全依赖客观指标,从传统现场检查向智能化数据驱动转型,推动医疗质量管理回归医疗本质,对三级医院提出了建立常态化、智能化数据治理机制的系统性升级要求,对于推动各级各类医院落实功能定位、依法规范执业、保障质量安全、提高服务能力,真正实现医疗服务能力的长效提升与持续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面对数百项数据指标,涉及多个业务系统,如病案系统、HIS、LIS、单病种、HRP、PACS、EMR等,缺乏统一管理;统计口径不统一,指标数据自动采集接口数达数十个,难于整理汇总,人工统计与计算工作量巨大;涉及的牵头科室、负责科室数十个,各部门评审任务不明确,缺乏督察。且传统指标监测、分析依靠于人工,耗时耗力,重点指标缺乏监管;人工抽查问题发现滞后,缺乏实时监测和预警机制,针对问题的处理、整改等操作很难溯源。
新标准之下,如何用好"数据驱动"
结合医院管理需求,构建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管理系统,调整监测指标数据管理,实现三级医院评审监测指标全方位数据采集及多维度分析对比,指标目录清单自动产生,有效满足评审数据需求,强化评审工作监督,辅助科室日常管理精细化管理,高效提升效率。
关于指标采集
通过ETL技术将医院病案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和其它医院信息化系统中分布的异构数据抽取到临时中间层,然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成为分析处理等级评审指标、数据挖掘的基础,存入等级评审数据仓库中。
关于指标监管
实现医院各系统的数据的集中管理,指标数据的灵活展示,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分析的管理平台,主要包括报表配置、图表配置、分析配置、基础配置等。
关于指标管理
根据医院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持续动态监测,无需人工干预;指标目录清单自动产生,包含数据定义、数据源、采集方式等;指标值趋势检测预警,目标值跟踪分析。
关于指标分析
月度、季度、年度等不同时间维度对数据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各章节指标、分值情况,针对各类指标、异常指标等重点情况进行各章节专项统计,钻取溯源数据详情。
关于评审分析报告
详细统计各章节指标、分值情况,针对各类指标得分、情况异常指标等重点情况进行各章节专项统计,帮助医院全面掌握得分情况以及重点指标情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