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别被“血癌”吓住!早懂这些能少走弯路

2025
09/03

+
分享
评论
善国善城善医善药
A-
A+

有没有人突然发现自己脸色苍白、浑身没劲儿,刷牙时牙龈总出血,还反复发烧、骨头疼?别以为是 “累着了”“感冒没好透”,这些可能是白血病的早期信号!

白血病:别被"血癌"吓住!早懂这些能少走弯路

咱们的骨髓就像 "血细胞工厂",正常时能有序生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维持身体运转;一旦患上白血病,"工厂" 被异常的白血病细胞霸占,正常血细胞生产不出来,就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问题。它虽然被称为 "血癌",但并非不治之症,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很多通过治疗能长期生存,早发现、选对治疗方案很关键。

一、白血病的概述

有没有人突然发现自己脸色苍白、浑身没劲儿,刷牙时牙龈总出血,还反复发烧、骨头疼?别以为是 "累着了""感冒没好透",这些可能是白血病的早期信号!一提到白血病,很多人会想到 "绝症",其实现在治疗技术进步了,不少患者能长期缓解甚至治愈,比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能到 80% 以上。它不是单一的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急、进展快,慢性则相对温和,不同类型治疗方法不一样。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伙唠唠白血病,帮你卸下恐慌,懂知识、会应对。

二、白血病的定义

简单说,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也就是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 "变坏了",变成了不受控制的白血病细胞,这些 "坏细胞" 在骨髓里大量增殖,挤走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就像田里长满了杂草,把庄稼(正常血细胞)的养分抢光了,庄稼长不出来,田地就没法收获。根据病程和细胞类型,主要分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程短,多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和慢性白血病(发病慢,病程长,中老年人多见)。

三、临床表现或症状

(一)全身 "营养不够" 的信号

1. 贫血:脸色苍白、嘴唇没血色,浑身乏力,爬楼梯喘得厉害,稍微活动就累,这是因为正常红细胞少了,氧气输送不足。

2. 体重下降、没胃口: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吃饭没食欲,还可能伴有低热,身体在和 "坏细胞" 对抗,消耗变大。

(二)出血和感染的麻烦

1. 出血不止:牙龈出血、流鼻血成常态,皮肤轻轻一碰就出现瘀斑,严重的会出现便血、尿血,甚至脑出血,这是因为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功能差。

2. 反复感染:经常发烧,可能是感冒、肺炎、口腔溃疡,用了抗生素也不容易好,这是因为正常白细胞少了,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容易趁虚而入。

(三)"坏细胞" 压迫的疼痛

1. 骨痛、关节痛:尤其是急性白血病,骨髓里 "坏细胞" 太多,挤压骨髓腔,会出现骨头酸痛、关节疼,小孩可能会说 "腿疼""胳膊疼",容易被误以为是生长痛。

2. 肝脾、淋巴结肿大:脖子、腋下、腹股沟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肚子里的肝脏、脾脏也可能变大,按压有胀痛感,这是 "坏细胞" 在这些地方聚集导致的。

四、发生的原因

(一)"先天 + 后天" 共同作用

1. 遗传因素: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但不是说一定会遗传,只是有遗传倾向,比如同卵双胞胎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风险会增加。

2. 环境因素

1.1 辐射暴露:长期接触 X 射线、γ 射线等电离辐射,比如长期从事放射工作没做好防护,或曾接受过放射治疗,会增加患病风险。

1.2 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苯(常见于油漆、胶水、染料行业)、甲醛(新房装修后挥发),或长期吃某些抗癌药、免疫抑制剂,可能诱发白血病。

1.3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如人类 T 淋巴细胞病毒 Ⅰ 型)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引发特殊类型的白血病,但这种情况在我国比较少见。

(二)其他诱因

1. 免疫功能低下:长期熬夜、压力大、患有自身免疫病,身体免疫力差,没法及时清除 "坏细胞",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2. 血液疾病转化:有些慢性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果没控制好,可能慢慢发展成白血病。

五、诊断依据

1. 症状和病史:有贫血、出血、感染、骨痛等症状,结合是否有辐射、化学物质接触史,或家族病史,初步判断可能。

2. 血常规检查:这是最基础的检查,急性白血病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升高(也有少数降低),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慢性白血病则多是白细胞显著升高,伴有血小板增多。

3. 骨髓穿刺检查:这是确诊的 "金标准",通过穿刺取少量骨髓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看是否有大量白血病细胞,还能明确白血病的类型,指导治疗。

六、检查指标、检验项目

1. 血常规:重点看白细胞计数(急性白血病常>10×10⁹/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100×10⁹/L)、血红蛋白(贫血时降低)、血小板(多降低),还能看白细胞分类,是否有异常细胞。

2. 骨髓检查

2.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形态和比例,确定是否有白血病细胞及类型;

2.2 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的亚型,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3. 其他检查

3.1 血生化:看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白血病时多升高),评估身体基础状况;

3.2 影像学检查:胸部 CT、腹部超声,看是否有肺部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

七、鉴别诊断

(一)类白血病反应

多是由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白细胞升高,看起来和白血病类似,但骨髓穿刺没有白血病细胞,去除诱因后(如控制感染),白细胞会恢复正常,和白血病有本质区别。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也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但血常规显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穿刺显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没有白血病细胞,和白血病的 "骨髓充满坏细胞" 不同。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也是骨髓造血异常的疾病,会有贫血、出血,但病情进展慢,白血病细胞比例低,部分患者可能发展成急性白血病,通过骨髓检查能区分。

八、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 一般治疗:打好身体基础

1. 支持治疗

1.1 输血和血小板:贫血严重时输红细胞,出血严重时输血小板,缓解症状;

1.2 抗感染:出现感染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用强效抗生素,比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避免感染扩散;

1.3 营养支持: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肉,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2. 生活护理

1.1 注意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口腔护理要做好,避免口腔感染;

1.2 避免受伤:防止磕碰导致出血,刷牙用软毛牙刷,避免牙龈损伤。

(二)药物治疗及常用处方:核心治疗手段

1. 化疗

1.1 急性白血病:用化疗药杀死白血病细胞,分诱导缓解治疗(先把 "坏细胞" 压下去,让病情缓解)和巩固强化治疗(防止复发),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不同类型方案不同,比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 VP 方案(长春新碱 + 泼尼松);

1.2 慢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用靶向药伊马替尼,能精准杀死异常细胞,控制病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慢,早期可能不用药,晚期用化疗药(如氟达拉滨)或靶向药。

2.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上的特定靶点用药,副作用比化疗小,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伊马替尼、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维奈克拉,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存率。

3. 免疫治疗:比如 CAR-T 细胞治疗,把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改造后回输体内,让免疫细胞去攻击白血病细胞,对某些难治性白血病效果好,但费用较高。

(三)手术治疗:骨髓移植是 "根治" 希望

1. 适用情况:急性白血病缓解后,有合适供体(亲属或骨髓库匹配),尤其是高危患者,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患者,骨髓移植可能实现根治;

2. 注意事项:移植前要做预处理(用化疗或放疗清除体内 "坏细胞"),移植后要吃抗排异药(如环孢素),预防感染和排异反应,过程虽然辛苦,但对很多患者来说是重生的机会。

(四)中医疗法:辅助调理,不能替代主流治疗

1. 化疗期间用中药(如黄芪、党参)调理,能减轻化疗副作用(恶心、呕吐、乏力),提高免疫力,但一定要在正规中医指导下用,别信 "中药能根治白血病" 的偏方;

2. 针灸、艾灸可辅助缓解疼痛、改善睡眠,但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避免耽误病情。

九、注意事项

1. 遵医嘱治疗,别擅自停药:化疗和靶向治疗需要按疗程进行,哪怕症状缓解了,也不能随便停药,否则容易复发,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吃伊马替尼,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

2. 关注副作用,及时处理:化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靶向药可能有皮疹、腹泻,出现不适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用药物缓解,别硬扛。

3.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要定期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监测病情变化,早发现复发迹象,早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调节很重要:患者和家属可能会有焦虑、恐惧情绪,要多沟通,加入病友群互相鼓励,保持积极心态,良好的情绪对治疗恢复有帮助。

十、预防保健措施

1. 远离高危因素

1.1 避免长期接触苯、甲醛:新房装修后通风半年以上再入住,从事油漆、化工行业的人做好防护(戴口罩、手套),定期体检;

1.2 减少辐射暴露:避免不必要的 CT、X 光检查,放射工作者严格遵守防护规范。

2. 增强免疫力

1.1 规律作息,别熬夜,保证 7-8 小时睡眠;

1.2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油炸、腌制食品;

1.3 适量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3. 早发现、早就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出血、反复感染、骨痛,别拖延,及时去医院查血常规,有家族史的人更要定期体检。

十一、专家提醒

白血病虽然可怕,但现在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很多患者能长期生存甚至治愈,别一确诊就放弃。尤其是儿童患者,家长要坚定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大部分孩子能恢复正常生活。记住:不盲目相信偏方,不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保持好心态,就是对抗白血病的最好办法。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转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白血病,卸下恐慌,科学应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急性,感染,治疗,白血病,骨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