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如何破局人才、医保等难题?

2025
08/25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官方微信
A-
A+

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过程中,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过程中,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2025年8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869号提案的答复函,为行业勾勒出了一幅全面且深入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蓝图,涵盖了从基层体系搭建到人才培养,再到服务模式创新与宣传普及等多个关键层面,同时也为二级医院转型康复领域指明了方向。

引导一级、二级医院转型康复

基层康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2024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构建起庞大且广泛的基层医疗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3.7万个,乡镇卫生院3.3万个,村卫生室57万个,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无缝覆盖,为康复医疗服务的基层拓展筑牢了根基。

在推进康复体系建设进程中,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选定北京市等15个省份作为试点地区,致力于探索成熟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引导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成为关键举措,期望借此以点带面,加速推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为例,其成功从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转型为三级康复医院,转型后积极构建以康复医学科为核心,多亚专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心脏康复中心更是成绩斐然,荣获多项国家级称号,充分彰显了政策引导下转型的显著成效。

鼓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发挥作用

基层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人才是推动康复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基层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根据答复函,在健全康复医学教育体系上,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推动有关院校合理布局康复专业设置。鼓励院校增设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学等紧缺专业,持续扩大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大了对康复专业的投入,为康复医疗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在专业人员培训培养方面,2021年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康复治疗师岗位培训制度。对在岗及拟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旨在提升康复师数量与康复治疗能力。

在基层指导和帮扶层面,《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医联体内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组建康复医疗联合团队、开展一对一帮扶,以及定期选派康复专家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查房、培训等方式,助力基层提升康复医疗能力。

一些医联体中的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上级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诊疗服务,同时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部分二级医院成为康复医院

临床医护转型康复有这些要注意

伴随康复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基层康复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二级医院转型康复领域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一系列政策为二级医院转型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明确指引。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后,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医疗资源,如医疗设施、专业技术人员等,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康复服务。

二级医院在转型康复过程中具有诸多独特优势。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使医院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备深厚的专业底蕴,能够为康复治疗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与科学的治疗方案。完善的医疗设施设备经过合理调整与补充,能够满足康复医疗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设备可帮助康复医师清晰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结构损伤,为康复方案制定提供关键参考。

在转型过程中,有不少医院尝到了「甜头」,运行效率和业务收入稳步提升,成为转型成功的标杆。

当然,也有很多被转型浪潮裹挟其中的医生们,体会到了别样滋味。北京一家二级医院在转型成为康复医院后,这里一位曾经的内科医生经过培训,顺势成为康复科医生。

这位医生告诉健康界,过去「开药」多,如今可以帮助患者从「拿不住筷子」,到步履稳健,重新回到过去的工作岗位,这样的职业成就感是过去无法感受到的。

转型之路并非坦途,二级医院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专业人才短缺是首要难题,康复医学的综合性与专业性,要求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专科护士等协同作业,但当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人才数量与质量均难以满足需求。

服务能力提升也困难重重,部分二级医院在转型时,因资金有限、设备老化等问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受限,难以开展先进康复项目。现行以DRG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也很容易降低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服务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挑战,二级医院需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在人才培养上,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并加大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力度,提升整体专业水平。

有专业人士建议,除招聘一部分康复专业人员外,转型康复的二级医院还要为原有医务人员进行康复培训,要让大家转变思想,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临床医生可以经过2-4周的培训,从事特定专科的康复医师工作。

临床转康复时,医生可以在原有专业上进行特定的康复培训,比如心脏专业就做心脏康复,呼吸科护士成为呼吸科治疗师,骨科医生成为骨科康复医生,这样的转型,培训起来会更加顺畅。

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康复医疗服务安全、高效。同时,医院要与当地的医保和卫生主管部门达成默契,不能按照临床的要求解决康复医院的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规划与积极推进,为二级医院转型康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发展机遇。尽管转型面临挑战,但凭借自身优势,通过多方努力,二级医院有望在康复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点击加入「以健康为中心」

医院发展与能力建设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

【社群交流,持续学习】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

图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康复,医院,医疗,转型,服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