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啥会被肿瘤盯上!
注明:本文配图已获版权方授权。前段时间,#5岁男孩脖子长小疙瘩确诊癌症晚期#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根据乐乐妈妈的描述,一个月前,她曾在帮5岁的乐乐洗澡时,无意间摸到孩子的脖子上有个肿块。她带着孩子上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晚期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肿瘤虽然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却屡上热搜。
早在2018年,一篇名为《3岁女孩得了乳腺癌!主刀医生决定保留乳腺》的新闻就曾引发过民众的广泛关注。妈妈在给三岁的妍妍换衣服洗澡的时发现,女儿的背心上沾着一点红色的分泌物,她也没有太往心里去。但接下来的几周内,这样的"小红点"频繁出现,而更令她紧张的是,女儿妍妍的左胸里面似乎长了什么东西,用手摸上去软软的,还能轻微移动。在医院几经周折后,妍妍被确诊为乳腺癌。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大部分时候,家长们确实不必过度紧张。但有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儿童肿瘤的早期信号。
为什么孩子也会得肿瘤?孩子出现了哪些症状家长需要警惕?暑期的哪些坏习惯,可能会给肿瘤可趁之机?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
Part 1
儿童为啥也会得肿瘤
▊ 肿瘤并非成人专利
如果说成人肿瘤的发生,大多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或接触到致癌物质而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有关。那么儿童肿瘤的发病,则更多源于胚胎时期残留的细胞或组织异常。如果一些细胞或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小差错",残留了下来,就可能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走偏",最终发展成肿瘤。因此先天性因素在儿童肿瘤的发病因素中占据重要地位。
加上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细胞增殖本就十分活跃。一旦肿瘤开始生长,出现症状,它也能蹭上身体快速发育的"快车",病情进展有时就会非常迅速。
不过在治疗方面,儿童肿瘤对化疗等手段更为敏感,和成人相比治愈率相对较高,只要及早地发现、积极治疗,大部分儿童肿瘤患者都有机会能够找回健康。
▊ 儿童肿瘤的发病机制
儿童肿瘤的病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许多儿童肿瘤与先天遗传或胚胎期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当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发育时,细胞分裂时可能会产生随机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如果波及人体内抑制癌症的基因,可能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形成肿瘤。
像开头妍妍三岁就得了乳腺癌的情况是很罕见的,这类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没有定论。医生判断可能与基因易位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基因易位可导致功能性氨酸激酶的产生,进而导致细胞的转化,可能是一种原发性的乳腺癌遗传。
鉴于近年来发生于儿童的恶性肿瘤患儿越来越多,加上肿瘤治疗会对孩子的生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美国妇产科医生学院已经开始建议,对青少年女性甚至女童在就诊时进行卵巢功能、生育保护、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
此外,如果家族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基因问题,也可能使孩子罹患肿瘤的风险天生就比别人高。例如,如果孩子有CDH-1基因的突变,尽管儿童胃癌的发病率较低,但也可能会导致儿童胃癌的出现。
▊ 外部刺激可能会诱发肿瘤
儿童肿瘤的发病大多数与先天性细胞异常相关,但一些后天刺激仍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速肿瘤病变的因素。现在已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接触过量辐射、危险的化学致癌物会干扰胚胎细胞的正常发育,增加肿瘤发生的概率。
孩子出生后,如果长期暴露在以下环境中,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二手烟"毒雾":长期吸入二手烟,香烟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可能对儿童身体造成持续伤害;
●异常病毒感染:如果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在生活的过程中传染给孩子,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增加孩子的胃癌风险。
因此,要想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暑期时光,家长必须重视孩子身上出现的异常症状。
Part 2
儿童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要知道儿童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与常见病混淆。出现下列症状,家长需高度重视。
▊ 持续增大、不痛不痒的肿块
在颈部、腋窝、腹部、四肢等部位,如果出现质地偏硬的肿块,且位置固定,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增大,即使孩子说不痛,家长也要高度重视。
尤其是左侧锁骨上窝处,出现不断长大的淋巴结,家长最好带孩子及时去医院检查,医生将通过触诊、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精准评估肿瘤风险,以及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 持续的、不明原因的肠胃不适
孩子出现反复的食欲不振,并且伴有体重不明原因地减轻,家长就必须要小心了,最好及时记录孩子近期的生活状况。如果同时还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有一些贫血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详细描述孩子的近期表现,以便医生开具相关检查。
虽然这些症状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由胃癌以外的疾病引起的。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任何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都不该被轻易忽视。
▊ 泌尿系统出现异常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了无痛性血尿,也就是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了,孩子却不喊疼。或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长期不缓解,家长需带着孩子及时就医。无痛性血尿是尿路上皮癌的典型症状,但要注意和儿童常见的肾母细胞瘤进行区分。
Part 3
暑期哪些危险因素
可能增加孩子的肿瘤风险
虽然儿童肿瘤的发生多与先天因素相关,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能有效降低风险。
▊ 严防空气污染与二手烟侵害
风险点: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含有的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损伤孩子细胞里的DNA。二手烟更是明确的儿童致癌物,其中的尼古丁、苯等成分会严重干扰孩子脆弱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显著提升白血病、淋巴瘤、脑瘤等多种儿童肿瘤的风险。
防护措施:
●关注空气质量预报,雾霾或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时间。
●家中及车内严格禁烟,尽量别在孩子面前或常待的生活空间内吸烟。
●避免带孩子去烟雾缭绕的餐馆、棋牌室等场所。
▊ 警惕高盐高糖的不健康饮食与致癌物
风险点:
高糖高盐饮食是儿童肥胖的重要推手。肥胖本身不仅是健康杀手,还会通过诱发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等机制,间接增加白血病、肝癌、胃癌等肿瘤的潜在风险。
防护措施:
●日常饮食以新鲜食材为主,多给孩子补充新鲜果蔬和优质蛋白。
●少吃或不吃腌制品、加工肉和高糖零食,避免营养不均衡。
●帮孩子保持健康体重,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并非越胖越好。
▊ 警惕致癌病毒感染
风险点:
一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已被证实与特定儿童肿瘤相关,例如:主要通过唾液传播的EB病毒;可经血液、母婴传播的乙肝病毒;通过唾液、血液传播的人类疱疹病毒;以及家庭中最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些病毒可能干扰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细胞增殖,与淋巴瘤、肝癌、鼻咽癌、胃癌等肿瘤存在明确关联。
防护措施:
●及时带孩子接种相关的疫苗,提前预防像乙肝病毒这样的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刷、毛巾等个人物品。
●采取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尤其家中有已知感染者幽门螺杆菌的亲属,要做好餐具消毒,避免传染给孩子。
Part 4
结语
孩子罹患肿瘤无疑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大约80%的确诊癌症儿童通过及早发现、积极就诊,都有机会存活并长大成人。作为家长,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时刻留意孩子的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健康吃饭的习惯,就能有机会减少儿童肿瘤发生的风险。
同时也提醒家长们不必过度焦虑,毕竟大多数时候,孩子的不适更多是因为一些小毛病。只要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就能尽早地排除风险。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
参考文献:
[1] 周艳玲.(2016).中国儿童恶性肿瘤防控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iLvembebNjxbKny1lPBTrpPtWf2QiyDr1wmDu3OrnOxOr6Zp3BI_slqfmC7QF5S32FSjrSLoyXDgI2qu3KT4a-UOPWE2yx8eEKn_fxXypITACPIOaMqxUpYmyoG4-gl0FWH_7lQ21OBBmNCaTAwONDaSpum2wXm_npvRwpHmhFmYNK26dVPPX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2] 陈凯 & 蒋慧.(2013).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现状.世界临床药物,34(03),129-132.
[3] Hüls, A., Van Cor, S., Christensen, G. M., Li, Z., Liu, Y., Shi, L., Pearce, J. L., Bayakly, R., Lash, T. L., Ward, K., & Switchenko, J. M. (2023).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behavioral risk factors in association with spatial clustering of childhood cancer incidence. Spatial and Spatio-temporal Epidemiology, 45, 100582. https://doi.org/10.1016/j.sste.2023.100582
[4]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n.d.). How children get cancer.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https://www.childrens.com/health-wellness/how-children-get-cancer
[5] Ricci, A. M., Emeny, R. T., Bagley, P. J., Blunt, H. B., Butow, M. E., Morgan, A., Alford-Teaster, J. A., Titus, L., Walston, R. R. 3rd, & Rees, J. R. (2024). Causes of childhood cancer: A review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Part I-childhood factors. Cancers (Basel), 16(7), 1297.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6071297
[6]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2018). Gynecologic issu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cancer patients and survivors.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32(2), e67-e77.
[7] Kral, M., Michalek, J., Skarda, J., Tichy, T., Smakal, O., Kodet, R., & Student, V. (2016). High-grade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in children: A case report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Biomedical papers of the Medical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Palacky, Olomouc, Czechoslovakia, 160(4), 578-582. https://doi.org/10.5507/bp.2016.045注明:本文配图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