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蛋白(Recombinant Protein)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从生物体中提取出来,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中,然后将其转化到宿主细胞内。
重组蛋白(Recombinant Protein)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从生物体中提取出来,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中,然后将其转化到宿主细胞内。宿主细胞会利用其内在的转录和翻译机制,按照插入的基因序列合成目标蛋白。与天然蛋白相比,重组蛋白通常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纯度,因此广泛应用于科研、药物开发、疫苗生产以及工业领域。
常见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及优缺点
1、原核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系统:大肠杆菌(如E. coli)是最常用的重组蛋白表达系统。它通过将目标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借助其快速的生长能力进行蛋白生产。大肠杆菌能够快速复制并在短时间内增殖,从而实现高效的蛋白表达。
2、酵母蛋白表达系统:酵母(如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真核微生物,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录后修饰。酵母表达系统一般通过转化质粒,将目标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在酵母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蛋白的修饰与折叠。
3、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如CHO、HEK293等)是最复杂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能够进行完整的转录后修饰。通过基因转染将目标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生产蛋白。
4、昆虫杆状病毒蛋白表达系统:昆虫细胞(如Sf9、Sf21等)用于重组蛋白表达时,通常通过杆状病毒(Baculovirus)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表达。昆虫细胞系统能够通过病毒载体将目标基因导入细胞,生产目标蛋白。
5、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无细胞系统(如reticulocyte lysate系统、E. coli无细胞系统等)通过提取细胞裂解液,将转录和翻译机制重建在体外。通过向系统中添加所需的分子和原料,可以快速合成目标蛋白。
重组蛋白表达系统优缺点:
重组蛋白表达生产步骤
重组蛋白的生产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首先,目标基因通过PCR等方法克隆到合适的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载体转化到选定的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酵母、昆虫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接着,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并通过破碎细胞或分泌系统提取目标蛋白;最后,使用各种纯化技术(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进行蛋白纯化,确保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载体构建、基因克隆、转化及表达系统的选择
1、载体构建
载体是将目标基因转化为宿主细胞的工具。选择载体时需要考虑其大小、复制方式、选择标记和表达调控元素等。常用的载体包括质粒载体、病毒载体等。
在构建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标签序列(如His标签、GST标签等),便于后续的蛋白纯化与检测。
2、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是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载体中的过程。常用的克隆技术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法、连接酶连接法、Gibson组装法等。克隆过程中,通常还会对基因进行一定的修饰(如改变密码子优化、添加标签序列、引入突变等)以适应宿主表达需求。
3、转化
转化是将重组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不同的宿主细胞有不同的转化方法。对于大肠杆菌,可通过热击法或电转化将质粒DNA导入;对于真核细胞,常用的方法有脂质体转染、电转化、病毒感染等。
选择合适的转化方法和表达系统至关重要,不同的宿主细胞会对蛋白的折叠和修饰产生不同影响。
常用的蛋白表达载体
1、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系统:
pET系列载体是当前大肠杆菌重组蛋白表达的首选载体,具有最低的基础表达水平,通过调节诱导剂(如IPTG)浓度来控制目标蛋白的表达。该系统通过有效的RNA聚合酶机制,确保在充分诱导下,几乎所有细胞资源都用于蛋白表达。
2、酵母表达蛋白系统:
在酵母胞内表达中,常用载体包括pPIC3K和pPIC3.5K,而分泌型表达常用pPIC9K载体。筛选标记通常采用His4,用于标记和选择阳性克隆。
3、昆虫表达蛋白系统:
常见的昆虫表达载体有pFastBac1、pFastBacHT和pFastBacDual,常用的表达细胞是Sf9细胞。
4、哺乳动物表达蛋白系统:
常用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包括pcDNA3.1、pCEP4和pATX1等。常见的表达细胞为HEK293和CHO-K1细胞,适用于高效的蛋白表达和生产。
5、无细胞表达系统:
无细胞表达系统常用载体如pT7CFE1、TNT、pET-21a和pCITE系列,能够高效地在体外进行蛋白表达,广泛应用于功能研究和高通量筛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