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筛选服务|高通量抗体检测|单克隆抗体开发

2025
08/07

+
分享
评论
辰辉创聚生物
A-
A+

抗体是生物医学研究、诊断和药物研发的关键工具,而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HTS)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能够从海量候选分子

抗体是生物医学研究、诊断和药物研发的关键工具,而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HTS)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能够从海量候选分子中快速、高效地识别出目标抗体。本文将介绍抗体高通量筛选的核心技术及其应用。

1. 高通量筛选的基本流程

抗体高通量筛选通常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抗体库构建:通过免疫动物、噬菌体展示或合成抗体库(如scFv、Fab文库)获得大量候选抗体。

初筛(Primary Screening):利用ELISA筛选、微流控芯片或细胞筛选等技术,快速检测抗体与目标抗原的结合能力。

复筛(Secondary Screening):对初筛得到的阳性抗体进行更严格的验证,如结合亲和力(SPR/BLI)、特异性(交叉反应测试)和功能分析(如中和实验)。

功能验证:在细胞或动物模型中评估抗体的生物学效应,如阻断信号通路、介导免疫杀伤等。

2. 核心筛选技术

(1)ELISA筛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抗体筛选的经典方法,在高通量模式下可同时检测数千个样本。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初筛。现代自动化ELISA平台结合机器人移液和微孔板检测,大幅提升了筛选效率。

(2)细胞筛选

细胞水平的筛选更接近生理环境,常用于功能抗体的发现。例如:

报告基因系统:通过荧光或发光信号检测抗体对特定通路(如GPCR、细胞因子受体)的调控作用。

流式细胞术(FACS):用于筛选能结合特定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抗体,如肿瘤靶向抗体。

表型筛选:观察抗体对细胞行为(如迁移、增殖、凋亡)的影响,适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研究。

(3)微流控与单细胞筛选

微流控芯片技术可在纳升级别进行超高通量筛选,结合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或液滴微流控(Drop-seq),实现单细胞水平的抗体筛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稀有抗体的发现,如中和抗体或交叉反应抗体。

(4)高通量测序辅助筛选

在噬菌体展示或B细胞筛选过程中,高通量测序(NGS)可对数百万个抗体序列进行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快速锁定高潜力候选分子。

3.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抗体高通量筛选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

治疗性抗体发现:如PD-1/PD-L1抗体、HER2靶向抗体等。

传染病抗体开发:快速筛选中和抗体,用于抗病毒(如SARS-CoV-2、HIV)研究。

生物标志物筛选: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抗体标志物,用于诊断或预后评估。

抗体高通量筛选技术的进步极大加速了抗体药物的发现进程。从ELISA筛选到细胞功能分析,再到单细胞测序,多种技术的结合使得科学家能够更快速、精准地找到理想抗体,为疾病治疗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强大支持。

常见问题FAQ

Q1: 高通量抗体筛选与常规抗体筛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高通量抗体筛选采用自动化平台(如机器人移液、微孔板检测),可并行处理数万至数百万样本,筛选周期短(几天到几周);而常规筛选通常依赖手动操作,通量低(几十到几百样本),耗时长(数周到数月)。高通量技术更适合大规模抗体发现和药物研发项目。

关键数据:自动化ELISA系统通量可达5,000样本/天,而手动ELISA通常仅能处理96-384样本/天。

Q2: ELISA筛选在高通量抗体筛选中有什么优势和局限性?

A:优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初筛(可检测数千样本/天)可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

局限性:仅检测结合活性,无法评估功能效应假阳性率较高(约5-15%),需结合复筛验证

优化建议:可结合SPR(表面等离子共振)或细胞实验进行二次验证。

Q3: 为什么细胞筛选在治疗性抗体开发中越来越重要?

A:细胞筛选能模拟生理环境,不仅检测抗体结合能力,还能评估其功能效应,例如:

免疫治疗抗体:检测PD-1/PD-L1抗体对T细胞活化的影响

肿瘤靶向抗体:评估HER2抗体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

感染性疾病抗体:测试中和抗体阻断病毒入侵的能力

案例:新冠中和抗体的筛选就广泛采用了表达ACE2的细胞模型。

Q4: 如何降低抗体高通量筛选的假阳性率?

A: 可采用多轮筛选策略:

初筛:用ELISA或流式细胞术快速筛选结合阳性克隆

复筛:通过SPR/BLI检测亲和力,排除低亲和力抗体

功能验证:在细胞或类器官模型中测试生物学活性

数据参考:多轮筛选可将假阳性率从~10%降至<2%。

Q5: 高通量测序(NGS)如何提升抗体筛选效率?

A: NGS可对数百万抗体序列进行深度分析,帮助:

快速鉴定稀有抗体(如中和抗体)

预测高亲和力候选(通过CDR区分析)

追踪抗体演化(在噬菌体展示筛选中优化库质量)

应用场景:单B细胞测序+NGS已成为HIV广谱中和抗体发现的金标准。

Q6: 抗体高通量筛选通常需要多少样本量?

A: 取决于筛选技术:

76231754543310923

:实际样本量需根据抗体库多样性调整。

Q7: 噬菌体展示与杂交瘤技术筛选抗体各有什么优劣?

A:20631754543316454

趋势:目前大型药企更倾向结合两者优势,如先通过噬菌体展示初筛,再用杂交瘤技术生产全长抗体。

Q8: 如何选择适合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平台?

A: 需考虑:

项目目标

结合活性筛选 → ELISA/SPR

功能抗体发现 → 细胞筛选/FACS

通量需求

超高通量(>10^6)→ 微流控+NGS

中等通量 → 自动化ELISA

预算:全自动平台成本较高,但长期可节省人力成本

建议:可先进行小规模预实验比较不同平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细胞,高通量,结合,抗体,筛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