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在NPR2基因和ACAN基因突变矮小患儿中的身高改善作用,并发现青春期前患儿治疗效果更佳。
编者按
2025年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ESPE)与欧洲内分泌学会(ESE)联合大会(ESPE ESE 2025)于2025年5月10日-13日在丹麦哥本哈根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联通生命历程的内分泌学"(Connecting Endocrinology Across the Life Course)为主题,全球超100个国家的60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儿科与成人内分泌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临床转化成果。会议聚焦儿童肥胖、中枢性性早熟(CPP)、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特纳综合征(TS)等多个方面。我们将与您分享相关精彩内容。
生长板是位于骨骺和骨干间的软骨组织,是骨纵向生长的主要分化区域,主要由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骨生长板功能受损或提前闭合会导致儿童身材矮小、肢体长度不协调及骨骼发育异常[1]。
特发性矮身材(ISS)约占身材矮小儿童的60-80%,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不断发展,部分ISS患者经遗传学检测后可明确病因,其中与生长板异常相关的病因主要包括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突变、利钠肽受体2(NPR2)基因突变、蛋白聚糖(ACAN)基因突变和印度刺猬蛋白(IHH)基因突变。
NPR2基因编码的利钠肽受体B(NPR-B)是生长板正调节因子C型利钠肽(CNP)的主要受体,通过刺激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软骨基质合成,在调节纵向生长中起关键作用。ACAN基因编码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基因突变可能引起血管和成骨细胞过早侵袭生长板,导致软骨骨化、骨骺过早融合、过早的生长停止。生长激素(GH)已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矮小症的治疗,本次大会发布的一篇摘要[2],报告了GH在NPR2基因和ACAN基因突变矮小患儿中的身高改善作用,并发现青春期前患儿治疗效果更佳。
研究方法
对诊断为ISS的儿童进行二代测序,筛选出其中NPR2基因突变、ACAN基因突变且符合GH治疗指征的儿童。进行不同组间比较:
l GH治疗:NPR2基因突变 / ACAN基因突变儿童GH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间比较。
l 治疗时机:青春期前起始GH治疗和青春期起始GH治疗组间比较。
l 基因突变类型:NPR2基因突变儿童和ACAN基因突变儿童组间比较。
主要结局指标为身高标准差积分变化值(ΔHtSDS)。
研究结果
01 患者基线情况
l 共纳入16例NPR2基因突变儿童(11例男童),其中GH治疗组8例(平均年龄9.5岁),未治疗组8例。
l 共纳入17例ACAN基因突变儿童(8例男童),其中GH治疗组10例(平均年龄8.2岁),未治疗组7例。
平均治疗时长:NPR2基因突变组3.2 ± 1.7年,ACAN基因突变组5.3 ± 2.2年。
02 生长激素改善NPR2和ACAN基因突变矮身材儿童身高
l NPR2基因突变患者GH治疗后ΔHtSDS为 + 0.8(年均ΔHtSDS + 0.3),未治疗组为 + 0.07。
l ACAN基因突变患者GH治疗后ΔHtSDS为 + 0.9(年均ΔHtSDS + 0.2),未治疗组为 - 0.23。
03 青春期前儿童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更佳
l NPR2基因突变患者:青春期前起始治疗组ΔHtSDS为 + 1.01,青春期起始治疗组ΔHtSDS为 + 0.37。
l ACAN基因突变患者:青春期前起始治疗组ΔHtSDS为 + 1.35,青春期起始治疗组ΔHtSDS为 + 0.3。
研究结论
与未接受治疗的儿童相比,GH治疗显著改善了NPR2和ACAN基因突变矮小儿童的身高,其中GH在ACAN基因突变儿童中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早期开始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詹舒敏, 彭伟, 董关萍, et al. 生长板成熟与分化调控机制概述[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 37(20): 1596-1600.
2. Stavber L,Dovc K,Debeljak M,et al. Efficacy of growth hormone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npr2 and acan gene variants: a comparative study. ESPE ESE 2025, Abstract(JOINT292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