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胃-食管反流病:“烧心病”的来龙去脉,这些防治要点要掌握

2025-08-06 09:21

“吃完火锅躺沙发,胸口像被火烧”“半夜反酸到呛醒,喉咙又辣又疼”…… 这些熟悉的场景,可能都是胃 - 食管反流病在 “搞鬼”。

胃-食管反流病:"烧心病"的来龙去脉,这些防治要点要掌握

"吃完火锅躺沙发,胸口像被火烧""半夜反酸到呛醒,喉咙又辣又疼"…… 这些熟悉的场景,可能都是胃 - 食管反流病在 "搞鬼"。这种病看似是 "小毛病",却能让人吃不下、睡不好,长期不处理还可能引发食管炎、 Barrett 食管( "巴雷特食管"。这是一种以发现者:英国外科医生 Norman Barrett命名的食管病变,指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的病理状态,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临床需重视定期监测和干预。),甚至增加癌变风险。今天,咱们就把这种 "烧心病" 的防治要点讲透彻,帮大家摆脱反酸胃灼热(烧心)的困扰。

一、胃 - 食管反流病:胃里的 "酸水" 逆流了

胃 - 食管反流病(简称 GERD),简而言之,就是胃里的食物、胃酸等内容物逆流回食管,甚至到达口腔。正常情况下,食管和胃之间有个 "单向阀门"-- 食管下括约肌,它像个松紧带,吃食物时打开,吃完后紧闭,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当这个 "阀门" 变松,或胃里压力太大(如暴饮暴食后),胃酸便会逆流而上,侵袭食管黏膜(相较于胃黏膜,食管黏膜更为娇嫩,难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引发一系列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最常见,占约70%,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但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损伤)和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被胃酸灼伤,出现糜烂、溃疡,约占20%-30%)。

二、身体发出的 "反流信号",别忽视!

胃 - 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五花八门,不仅限于 "胃灼热(烧心)",这些表现要警惕:

1、典型症状

1.1胃灼热(烧心:胸骨后有烧灼感,像喝了热水烫到一样,多在饭后 1 小时出现,弯腰、平躺时加重。

1.2反酸:胃里的酸水或食物反流到咽喉部,嘴里发苦、发辣,半夜反酸可能呛醒。

2、非典型症状

2.1胸痛(像心绞痛,容易被误诊)、吞咽时疼痛或有异物感;

2.2喉咙不适(慢性咽炎、声音嘶哑、痰多)、咳嗽(尤其夜间干咳)、哮喘(胃酸刺激气管引发)。

如果这些症状每周出现 2 次以上,就要怀疑是胃 - 食管反流病了。

三、为啥会得 "反流病"?这些习惯是诱因

1. "阀门" 变松或功能下降

1.1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弹性变弱,老年人更易患病;

1.2肥胖:腹部堆积过多脂肪,对胃部形成压迫,使得'阀门'难以紧闭;

1.3怀孕:子宫增大压迫胃部,激素变化使 "阀门" 松弛,很多孕妇会出现反流。

2. 不良生活习惯 "推波助澜"

2.1饮食不节制:爱吃辛辣、酸甜食物(如火锅、柑橘、巧克力)、喝咖啡、浓茶、喝酒,这些会刺激胃酸分泌,松弛 "阀门";

2.2吃饭太急太快、暴饮暴食,胃里装太满,容易 "溢出来";

2.3饭后立刻躺平、弯腰干活,增加胃内压力,促进反流;

2.4熬夜与压力山大: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会扰乱胃肠的正常运作,从而加剧反流现象。

3. 疾病或药物影响

3.1胃排空慢(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等,会让胃内压力升高;

32服用特定药物(例如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或安眠药),可能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变得松弛。

四、怀疑反流病?这些检查能确诊

4.1症状自评:医生根据典型的胃灼热(烧心)、反酸症状,结合病史,可初步判断,必要时做 "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吃 1-2 周抑制胃酸的药,症状明显好转则支持诊断)。

4.2胃镜检查:能直接看到食管黏膜是否有糜烂、溃疡(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 "金标准"),还能排除胃癌、食管癌等其他疾病。

4.3食管 pH 监测:将细管插入食管,连续 24 小时监测胃酸反流的次数和程度,以精准判断反流的严重程度,尤其适用于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群体。

4.4食管测压:通过评估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判断其'阀门'作用是否出现松弛。

五、别混淆!和这些病区分开

5.1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3至5分钟,不超过10分钟,可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而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则多在饭后或平躺时出现,痛感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随胃灼热(烧心)、咳嗽等症状,吃抑酸药有效。心电图和心脏检查在心绞痛患者中通常无异常。

5.2食管癌:也会有吞咽困难、胸痛,但多为进行性加重(越来越严重),胃镜可发现肿瘤。

5.3慢性咽炎:单纯咽炎多有咽喉干燥、异物感,无胃灼热(烧心)、反酸,而反流病引发的咽炎,吃咽炎药效果差,伴有反酸、夜间呛咳。

六、反流病咋治疗?"抑酸 + 护黏膜" 双管齐下

1. 生活方式调整:基础治疗

1.1饮食 "三忌":忌辛辣、酸甜、油腻食物,少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酒,戒烟(烟会松弛 "阀门")。

1.2吃饭 "三原则"

1.2.1少食多餐,每餐吃 7-8 分饱,避免暴饮暴食;

1.2.2.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1.2.3饭后别躺平,至少站立或散步 30 分钟,睡前 3 小时不进食。

1.3习惯 "三改变"

1.3.1肥胖者应积极减重,以降低腹部压力并减少胃酸反流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腰围超过男性<2250px、女性<2125px的个体。

1.3.2睡觉时垫高床头 15-20 厘米(利用重力减少反流);

1.3.3穿宽松衣服,避免腰带过紧压迫腹部。

2. 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2.1质子泵抑制剂(PPI):首选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能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灼热(烧心)、反酸,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常需要吃 8 周,之后根据情况减量维持。

2.2-H2 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抑制胃酸作用比 PPI 弱,适合轻症状者或夜间反酸明显者(可在睡前吃)。

2.3 促胃动力药物,例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能有效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现象(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需注意多潘立酮的每日剂量不应超过30毫克,且应避免长期使用)。

2.4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能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轻胃酸刺激(反酸胃灼热(烧心)时嚼服,快速缓解症状)。

3. 手术治疗:适合难治性病例

对于少数患者,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反流症状严重或患者不愿长期服药,可考虑进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该手术通过收紧食管下括约肌来阻止反流,但必须经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评估。胃底折叠术主要适用于中重度食管反流或食管裂孔疝患者,且适应证应由外科医生和消化内科医生共同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或症状较轻,可能不需要手术干预。

4. 中医疗法:辅助调理

中医认为反流病多与 "肝胃不和""胃热上逆" 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左金丸(清胃泻火)等,或针灸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辅助缓解症状。

七、日常注意:这些事能减少复发

1、别自行停药:反流病具有复发性,一旦症状得以缓解,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地逐步减少药量(例如,由每日服用转为隔日服用),以免擅自停药引发症状反弹。

2、慎用'伤胃'药物:诸如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刺激胃黏膜,必要时应与 PPI 药物合并使用以保护胃部。

3、长期服药者需定期复查:对于长期服用 PPI 药物(超过一年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老年人尤需注意补充维生素 B12 和钙质,以防骨质疏松。

八、预防反流病:从 "护胃" 开始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胡吃海喝";

2、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有反酸、胃灼热(烧心)症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别硬扛(长期反流可能损伤食管);

4、长期服用可能引发反流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需咨询医生是否调整方案。

九、专家提醒

胃 - 食管反流病是 "三分治,七分养",药物能快速缓解症状,但生活方式调整才是减少复发的关键。如果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呕血、黑便等 "报警症状",要立即做胃镜检查,排除严重疾病。

记住:反酸胃灼热(烧心不是小问题,及时干预才能保护食管,远离并发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药物,食管,反酸,胃酸,症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