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潜伏的血管危机
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也可表现为2个及以上血管床疾病的组合,即多血管疾病[1]。我国泛血管疾病负担沉重,是我国人民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患者预后亟待改善。对于泛血管疾病患者,越早治疗获益越大,因此应重视亚临床血管病变患者的筛查、动态评估和全程管理。
动脉粥样硬化是泛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高危因素通常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紊乱、肥胖或缺乏运动和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且累及全身动脉的过程,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可继发斑块侵蚀/破裂、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这也被认为是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严重肢体缺血等急性缺血事件的主要病理基础。破裂斑块可以通过斑块愈合过程,发展为更富含纤维组织的稳定斑块,形成无症状的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深度健检发现全身血管多处狭窄
叶先生(化名),68岁,高血压10+年,既往外院彩超提示颈动脉斑块,长期服用药物调节血压及稳定斑块,平时无特殊不适。此次来体检,检前影像专家和临床专家联合问诊了解到叶先生长期脂肪肝;尿酸偏高,未治疗;泌尿系结石病史,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肺结节多年,定期复查无明显变化。长期吸烟饮酒史,吸烟1包/天,饮酒频率3-4次/周,每次量不等。联合问诊后为其制定了高枕无忧个性化深度健检方案。
结果全身CTA发现叶先生全身多处血管斑块形成及血管不同程度狭窄:
1.头颈动脉CTA:
(1)头臂干起始部见少许钙化斑块,管腔无狭窄。
(2)左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见非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约20%。
(3)右侧颈内动脉C4、左侧颈内动脉C5段管壁见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约15%。
(4)双侧椎动脉起始部见非钙化斑块,左侧管腔重度狭窄,狭窄约80‐90%,右侧中重度狭窄,狭窄约60‐70%。
(5)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系发育变异。
2.冠状动脉CTA:
(1)冠脉钙化总积分:20.51分
(2)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中段管壁混合斑块,管腔轻中度狭窄,狭窄约40‐50%。
(3)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远段可见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约20%。
(4)右冠状动脉起始段管壁钙化斑块,管腔轻微狭窄。
3.主动脉及其分支CTA:
(1)主动脉弓少许点状钙化斑块,管腔无狭窄。腹主动脉管壁见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约20%。
(2)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见钙化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约25%。
(3)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管壁见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狭窄约15%-20%。
4.双下肢CTA未见确切异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