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解析

2025
07/31

+
分享
评论
国盛医学
A-
A+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解析

赶地铁时突然一阵心慌气短,捂着胸口才能站稳。加班到深夜,猛地站起来眼前发黑,要扶着桌子缓半天。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觉得胸口发闷,像压着块大石头……这些一闪而过的不适,可能是血管在向你求救。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 "头号杀手"。

每5个去世的人里,就有2个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个"杀手"正在越来越年轻化。这6个危险信号,你一定要知道。

1.烟草危害被严重低估

抽烟不只伤肺

点燃一支烟的瞬间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就像小刀子

开始切割你的血管内皮

主动吸烟者面临最直接威胁:

吸入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毒素会在数分钟内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触发炎症反应,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血管壁脂质沉积加剧;

血栓风险激增--血小板活性增强,血液黏稠度上升;

心梗、脑梗的风险比不抽烟的人高2-4倍

中国是全球唯一卷烟销量逆势增长的国家(近20年+38.8%),成人吸烟率24.1%。

更可怕的是二手烟,2023年54.5%的中学生天天被迫吸二手烟,而知道"二手烟会引发心脏病"的人还不到40%。

为什么说科学控烟=有效救命?

58061753954218604

北京全面控烟10年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率平均每年下降2.6%,印证了减少烟草暴露 →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明确因果链。

2.膳食结构失衡成"隐形杀手"

高盐高油饮食显著提升心梗、脑梗风险

过量钠摄入 → 血压升高 → 血管内皮损伤

油脂摄入超标 → LDL升高 → 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中国饮食结构"三重失衡"令人担忧

平均每天吃9.3克盐(推荐量不超过5克),血压嗖嗖涨,血管壁被撑得越来越薄;油脂43.2克(推荐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这些油脂堵在血管里,就像水管里结了水垢

86%的成人钙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缺口超50%,膳食纤维缺乏扰乱脂代谢

红肉占比过高、水产品摄入仅为推荐值的40%,Omega-3摄入不足削弱血管保护机制

39631753954239389

《柳叶刀》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42%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不合理饮食

中国营养学会预警:高钠饮食直接导致约17.3%的脑卒中事件

3.运动不足,大幅提高心脑血管发病率

身体活动不足正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核心危险因素之一。

每提高1单位心肺适能(1 MET)→ 心血管病风险降低9%

规律运动可使脑卒中风险下降30-58%,堪比"天然药物"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15.8%的成年人达到推荐运动水平,全国普遍"动得太少"。

4.肥胖快速增长,心血管风险全面升级

超重肥胖正在显著加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成人超重率达34.3%,肥胖率16.4%,20年间年轻人肥胖率接近翻三倍;

高BMI相关死亡达35万人/年,占CVD死亡近7%,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负担。

50871753954260505

"三高" 不是小毛病,是血管的定时炸弹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 "三兄弟",个个都能毁掉你的血管:

高血压:隐匿性"炸弹"

患病率高达31.6%,但仅43.3%知晓,控制达标者不足13%;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迅速飙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

高血脂:控制率垫底

患病率为38.1%,但知晓率仅11.7%,治疗率10.1%,控制率仅4.8%。血脂异常中,高LDL-C升至心血管病负担第六大风险因素,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均高度相关。

糖尿病:心血管"催化剂"

2020-2022年监测显示,全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2.4%,其中超过67%的患者为高心血管风险人群,但许多患者未有效管理"三高"指标。

5.环境与心理健康:心血管风险不止来自"身体"

空气污染、睡眠障碍和心理问题,正构成新一代"隐形杀手"。

空气污染:静默毒杀

2021年,中国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心血管病超额死亡人数达121,长期暴露于PM2.5浓度超标环境中,动脉炎症与粥样硬化风险同步升高

睡眠障碍:昼夜节律失衡的代价

21%国人存在睡眠困难,作息极端(早于21点或晚于24点入睡)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升高10-32%

情绪困扰:内心创伤的生理投射

在心内科门诊患者中,34-44%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2-32%,心理问题需与血压血脂一样被重视

42811753954272746

6.关键结论:精准检测与早期干预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

面对不断攀升的心脑血管风险,《报告》提出明确目标:到2030年,将CVD死亡率控制在190.7/10万以下。

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精准检测的普及

控烟、减盐、合理膳食

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通过早筛早检+早干预,在黄金干预期守护心脑健康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每一个选择开始的积累。

报告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发表于《中国循环杂志》,2025年6月,第40卷第6期)

参考文献: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25, 40(6): 521-561.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5.06.001

[2]国家统计局.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

GBD 2019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The Lancet, 2020.

[3]WHO. Tobacco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控烟研究成果报告, 202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风险,心血管,疾病,中国,健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