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码“最小销售单元”与终端“最小销售单元”有什么区别?
赋码最小销售单元
定义:在生产或包装阶段,为商品赋予唯一标识(如UDI、条形码、二维码)的最小可销售单位。根据《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及商品编码标准(如GB12904),该单元需具备独立标识以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药品追溯码##UDI#
关键特征:
唯一性:每个单元拥有唯一编码(如UDI的DI部分),包含产品标识(厂商代码、型号等)和生产标识(批号、有效期、序列号等)。
法规要求:医疗器械需在最小销售单元及以上层级赋码,确保经营使用期间标识清晰可读。
典型场景:医疗器械的首层包装(如手术器械的单盒包装)。药品的最小包装单元(如药盒中的单板药片)。食品中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最小包装(如单瓶饮料)。
终端最小销售单元
定义:在销售或消费环节中,实际交易中可单独出售的最小单位。根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终端销售单元需标注完整标签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知情权。#最小销售单元#
关键特征:
灵活性:允许拆分销售(如拆箱卖单瓶饮料),但需确保拆零后标签信息完整或按散装食品管理。
消费者导向:侧重购买便利性,如电商平台支持单件购买而非整箱购买。
合规要求:食品标签需直接标注在最小销售单元上,拆零后需重新标注或按散装食品规范披露信息。医疗器械终端销售时,最小销售单元的UDI需与生产环节一致,确保追溯链完整。
赋码最小销售单元是生产与流通环节的"身份标识",确保商品唯一性与可追溯性。
终端最小销售单元是销售与消费环节的"交易单位",强调灵活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两者关系:赋码单元是终端单元的基础,终端单元需继承或拆分赋码单元的标识信息,共同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合规管理体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