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码“最小销售单元”与终端“最小销售单元”有什么区别?

2025
07/31

+
分享
评论
嘉华汇诚
A-
A+

赋码“最小销售单元”与终端“最小销售单元”有什么区别?

54371753931836162

赋码最小销售单元

  • 定义:在生产或包装阶段,为商品赋予唯一标识(如UDI、条形码、二维码)的最小可销售单位。根据《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及商品编码标准(如GB12904),该单元需具备独立标识以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药品追溯码##UDI#

  • 关键特征:

  • 唯一性:每个单元拥有唯一编码(如UDI的DI部分),包含产品标识(厂商代码、型号等)和生产标识(批号、有效期、序列号等)。

  • 法规要求:医疗器械需在最小销售单元及以上层级赋码,确保经营使用期间标识清晰可读。

  • 典型场景:医疗器械的首层包装(如手术器械的单盒包装)。药品的最小包装单元(如药盒中的单板药片)。食品中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最小包装(如单瓶饮料)。

终端最小销售单元

  • 定义:在销售或消费环节中,实际交易中可单独出售的最小单位。根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终端销售单元需标注完整标签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知情权。#最小销售单元#

  • 关键特征:

  • 灵活性:允许拆分销售(如拆箱卖单瓶饮料),但需确保拆零后标签信息完整或按散装食品管理。

  • 消费者导向:侧重购买便利性,如电商平台支持单件购买而非整箱购买。

  • 合规要求:食品标签需直接标注在最小销售单元上,拆零后需重新标注或按散装食品规范披露信息。医疗器械终端销售时,最小销售单元的UDI需与生产环节一致,确保追溯链完整。

赋码最小销售单元是生产与流通环节的"身份标识",确保商品唯一性与可追溯性。

终端最小销售单元是销售与消费环节的"交易单位",强调灵活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两者关系:赋码单元是终端单元的基础,终端单元需继承或拆分赋码单元的标识信息,共同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合规管理体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单元,标识,销售,食品,生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