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制动受体CD22

2025
08/01

+
分享
评论
迈思生物
A-
A+

B细胞受体CD22是B细胞上表达最高的siglec(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它在B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分化、抗原呈递和骨髓中的迁移中发挥作用。

B细胞受体CD22是B细胞上表达最高的siglec(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它又称为Siglec-2,在B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分化、抗原呈递和骨髓中的迁移中发挥作用。在B细胞表面充当抑制性辅助受体,抑制B细胞受体诱导的信号传导。从机制上讲,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抑制基序结构域被Src激酶LYN磷酸化,这反过来又导致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PTPN6的募集,从而导致BCR信号转导的负调节。

CD22的表达分布

CD22主要表达在B细胞中,在少突胶质细胞、粒细胞、颗粒细胞、卵巢基质细胞、分泌细胞中也有少量表达。并在大多数B细胞恶性肿瘤中表达,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毛细胞白血病(HCL)。

70751753925033546

(数据来源 uniprot)

CD22的结构

CD22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siglec家族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它由七个细胞外免疫球蛋白G样结构域(6个C型和1个V型免疫球蛋白域)和一个141个氨基酸长的细胞质尾部组成,胞内结构域包含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抑制基序(ITIM)。在酪氨酸磷酸化后招募SHP-1、SHP-2和SHIP-1等磷酸酶。CD22可以以"顺式"构型结合B细胞表面分子(如CD22本身、CD45和IgM)的α-2,6连接唾液酸残基。它也可以以"反式"构型结合其他细胞上的配体作为粘附分子。

24641753925055937

(数据来源 Ereño-Orbea J, et al. Nat Commun. 2017)

CD22信号通路和调控

反式相互作用:CD22与其他细胞表面唾液酸化配体结合,调节B细胞迁移及BCR信号阈值。当CD22与BCR交联时,其胞内段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被磷酸化,招募酪氨酸磷酸酶SHP-1,导致下游信号蛋白去磷酸化,最终抑制B细胞活化。

顺式相互作用:与自身唾液酸聚糖结合后,CD22无法结合反式配体(如APC细胞上的配体),削弱其抑制能力。

CD22的配体结合区与BCR抑制信号的启动有关,其α2,6-唾液酸化配体的结合状态可调控CD22的抑制功能:当α2,6-唾液酸转移酶表达下调或唾液酸酶表达上调时,CD22的屏蔽作用被解除,从而增强BCR信号传导。

60451753925077733

(数据来源Lanza F, et al. Cancers. 2020)

CD22的靶向治疗

目前,以CD22为靶点的药物主要有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偶联物(ADC)、CAR-T疗法三大类。有许多已经获批和在临床开发中的药物。

单克隆抗体

Suciraslimab是中國抗體製藥有限公司开发的全球首个抗-CD22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其他免疫和神经免疫疾病。Suciraslimab采用了一种新的作用机制,这与目前市场上的治疗方法不同,具有同时抑制aβ诱导的炎症和促进aβ清除的双重机制。

2023年4月26日,公司宣布Suciraslimab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旨在验证其对甲氨蝶呤(MTX)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RA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III期延展研究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共纳入93例患者,结果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公布。2023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临床与GMP核查已通关(2024年1月),预计2025年内获批,将成为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在RA适应症成功上市后,公司将进一步推进Suciraslimab在SLE、阿尔茨海默病所致MCI及阿尔茨海默病本身的临床开发,以拓展其治疗领域,满足更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中國抗體製藥有限公司的另一种候选药物SM06是第二代人源化抗cd22抗体,来源于Suciraslimab,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内部体外研究表明,SM06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增强效力。该化合物处于IND使能阶段,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的优化过程中。

45611753925122966

(数据来源 SinoMab BioScience官网)

抗体偶联物(ADC)

作为一种内吞受体,CD22与其配体的连接会触发快速内吞,从而能够应用CD22 ADC。Inotuzumab Ozogamicin(INO)一款靶向CD2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由Celltech(一家英国生物技术公司)和Wyeth(一家制药公司,后来于2009年被辉瑞收购)开发,于2017年在美国批准上市,2021年在中国批准上市,包含人源化抗CD22 单克隆IgG4抗体G544和化学连接的DNA损伤有效载荷Calich-DMH。它识别CD22的IgG样结构域1并对肿瘤细胞发挥强大的细胞毒作用,导致两种携带淋巴瘤异种移植的模型出现明显的肿瘤质量消退。

33291753925149680

(数据来源 Rubinstein JD, et al. Front Immunol. 2023)

73911753925171910

(数据来源 Short NJ, et al. J Hematol Oncol. 2024)

Pinatuzumab vedotin(靶向CD22-vc-MMAE)由罗氏开发,在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II期研究中,因疗效逊于同靶点的Polatuzumab vedotin(靶向CD79b)而终止开发。

Moxetumomab pasudotox由阿斯利康开发的一款靶向CD22的ADC,Moxetumomab pasudotox 由与毒素融合的抗CD22抗体的结合部分组成。与CD22结合后,该分子被内化、加工并释放其修饰的蛋白质毒素,抑制蛋白质翻译,导致凋亡细胞死亡。Moxetumomab pasudotox在2018年已被FDA 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毛细胞白血病(HCL)。

68011753925201598 CAR-T疗法

与ADC不同,CAR由细胞外抗原识别单链可变片段(scFv)、铰链和跨膜结构域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组成。CD22 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从来自两种重组免疫毒素HA22和BL22的scFv 开始。掺入m971 scFv的第二代CAR-T细胞比具有BL22或HA22来源的scFv的细胞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重链和轻链之间的接头也会影响CD22 CAR-T细胞的靶向能力。短接头促进免疫突触的形成和CARs的自发聚集,无需抗原刺激,从而诱导强直性激活并改善CAR-T细胞功能。

68541753925273107

40751753925292247

CD19/CD22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的核心优势在于显著降低肿瘤因抗原逃逸而导致的复发率,并在既往单靶点治疗失败的患者中重新诱导缓解,同时总体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单靶点策略。

66951753925309222

(数据来源 Xu J, et al. Exp Hematol Oncol. 2023)

我们收集整理一批CD22相关抗体序列信息。文档可关注公众号,号内回复" CD22 "下载。

6063175392532979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细胞,结合,受体,抑制,来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