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重磅成果发布!多个“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标杆案例亮相
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上,《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标杆案例荟萃》(简称《案例集》)重磅发布。
此次发布的《案例集》从全国300余项申报案例中优中选优,经评审专家组从可复制性、创新性、安全合规性、技术性、示范性等多个核心维度进行评估,最终评选出80个标杆案例。
《案例集》显示,2025 年,"人工智能 +"领域智能体应用呈现从工具赋能向系统重构的深刻转型,智能体已深度融入制造、能源、医疗等核心场景,不仅实现了从数据感知到决策执行的闭环升级,更展现出虚实融合的创新模式、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以及生态级协同能力。这些实践标志着智能体技术已突破单点应用的局限,正以"安全为根基、知识为核心、协同为纽带"的理念,重构千行百业的运行逻辑。
本次《案例集》也包含多个医疗健康领域的标杆案例--
面向多癌和慢病早筛的 AI 影像技术
申报单位:阿里巴巴达摩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胰腺病研究所
案例概述:全球癌症与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2022 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 482 万例,死亡 257 万例,慢性病如脂肪肝患者超 2 亿人。传统筛查手段存在成本高(泛癌种检测超万元)、依赖专业资源、漏诊率高等痛点,基层医疗能力不足矛盾突出。达摩院医疗 AI 实验室开发 "达医智影" 平台,基于平扫 CT 与深度学习算法,首创 "一扫多筛" 技术,一次 CT 可同步检测胰腺癌、肝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及脂肪肝、心血管风险等六种慢性病,避免造影剂伤害,降低辐射暴露。技术已在全球 1000 + 医疗机构落地,累计服务 5000 万+人次,在丽水公益项目中筛查出 509 例临床证实癌症,其中 6 例胰腺癌为增强 CT 漏诊病例,展现出基层医疗赋能与早筛效能提升的显著价值。
同济医院科研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
申报单位:上海和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概述:医疗行业面临数据孤岛、算法开发门槛高、跨学科协作效率低等痛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称"同济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智慧医疗与科研创新的号召,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数据、算法、算力于一体的科研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简称"平台")。平台的建设围绕三大核心目标展开: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研效率;二是统筹项目管理,促进成果转化;三是分层培养人才,构建人才梯队。
平台提供从数据提取、模型产出到科研转化的全链路服务,融合研究所需的多规格算力,为跨团队跨角色协同管理提供工具支持,可达成"降低科研门槛,减轻科研负担,加速科研进程"的核心目标,推动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研究,加快研究型医院建设。
基于 DeepHealth 大模型重塑按摩椅交互
申报单位:上海幸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案例概述:荣泰 RT8900AI-25 款智能按摩椅,以 DeepHealth 大模型为核心引擎,进一步突破传统按摩设备的固化限制,开创了智能化动态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双模态精准健康检测:搭载心电与肌肉酸痛双模态监测系统,结合精准压力感应机芯,辅以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真正个性化的用户身体状态模型,量身打造健康调理方案。
多模态交互感知与深度知识推理:基于先进的 DeepHealth 技术,实时融合分析多源数据,自动实现从用户意图解析、健康状态感知,到智能健康方案生成的端到端智能服务,提供涵盖中医调理建议与按摩程序的双轨输出,使健康目标精准映射到按摩椅运动控制参数,轻松享受智能、个性、高效的健康服务体验。
全场景智慧语音交互:告别繁琐按键和复杂操作,只需呼唤"阿泰阿泰",即可进行模式切换、力度调节、个性化健康方案选择,轻松实现全语音无接触智能互动体验。
实时反馈闭环调节:按摩过程中实时采集用户反馈,即刻微调按摩手法,实现真正的边测边按、边按边调,形成"感知-分析-干预-反馈"一站式闭环智能管理体系。
基于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的肺结节风险评估小程序"终节者"
申报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案例概述:随着 CT 体检普及,肺小结节检出率显著提高。虽然大部分结节为良性,但检出后患者常因担忧肺癌而产生恐惧和焦虑,就医等待更会加剧这种情绪。为帮助快速初步鉴别结节性质,人工智能小程序"终节者"应运而生。该工具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可通过识别 CT 报告单上的关键词(无需 CT 图像),在 10 秒内快速初筛结节风险度,提示患者"及时就医"或"定期随访"。预实验显示,小程序对肺结节风险度的判断准确率高达 95%,与专家评估高度一致。目前,该小程序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对肺部小结节的判断准确性。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重建增强平台
申报单位:上海影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概述:本案例旨在开发一个支持 CT、MRI、PET、SPECT 等多模态医学影像的通用 AI 重建增强平台,且普遍适用于现有的各主流设备品牌和型号。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磁共振扫描速度提升 2-4 倍,在保证诊断准确率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性;CT 成像支持 4 倍超分辨率和低剂量扫描,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风险;PET 成像速度提升 4 倍或示踪剂用量减少 75%,大幅提高检查效率;SPECT 成像速度提升 7 倍或示踪剂用量减少 85%,显著降低辐射剂量。通过 AI 驱动的多模态影像重建技术,项目实现了影像重建、去噪、超分辨率等功能,显著提升了影像检查效率、图像质量和患者舒适性,同时大幅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示踪剂用量,为医学影像领域提供了更安全、精准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