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心力衰竭:心脏的“疲惫警报”,这些信号你读懂了吗?

2025-07-28 09:02

心脏,就像人体的 “永动机”,每天泵血约 8 吨,24 小时不停歇。但当它长期 “超负荷工作”,就可能发出 “疲惫警报”—— 这就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心脏的"疲惫警报",这些信号你读懂了吗?

心脏,就像人体的 "永动机",每天泵血约 8 吨,24 小时不停歇。但当它长期 "超负荷工作",就可能发出 "疲惫警报"-- 这就是心力衰竭。不少人以为心衰是 "心脏停跳",其实它更像 "水泵动力不足",无法满足全身血液需求。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心衰的那些事,帮易患人群早发现、早应对。

一、先搞懂: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 "心衰")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简单说,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出了问题,就像弹性变差的皮球,泵血效率下降,导致血液淤积在肺部、肢体,全身器官 "吃不饱",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二、警惕!身体发出的 "心衰信号"

心衰的症状藏在日常细节里,尤其要注意这几点:

1、"喘不上气" 越来越频繁:最早是爬楼、快走时气短,后来发展到平地走路甚至坐着也喘,躺平更严重,必须垫高枕头才舒服(医学上叫 "端坐呼吸")。

2、腿肿、脚肿藏不住:傍晚发现脚踝、小腿变粗,按下去有个坑,半天弹不起来;严重时肚子胀、尿量变少,这是血液淤积在下肢和腹部的表现。

3、莫名疲劳、没力气:明明没干啥重活,却总觉得累,连说话都懒得提气,这是全身器官缺血缺氧的 "求救信号"。

4、心跳乱、食欲差:心慌、心跳快(常超过 100 次 / 分),还可能恶心、吃不下饭,因为胃部血液淤积影响了消化。

三、心衰为啥找上你?三类原因要记牢

1基础病是 "祸根"

1.1高血压、冠心病(心梗是常见诱因)、糖尿病是 "前三甲",长期损害心脏血管和心肌;

1.2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也会直接削弱心脏功能。

2. 这些 "导火索" 会让心衰突然加重

2.1感冒、肺炎等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

2.2突然停药、擅自减药(比如降压药、心脏病药);

2.3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吃得太咸太撑;

2.4贫血、甲亢等疾病也可能 "火上浇油"。

四、怀疑心衰?这些检查帮你确诊

1、心电图:先看有没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比如房颤),是基础筛查。

2、心脏超声:"心脏的 B 超",能直观看到心脏大小、心肌厚度,计算 "射血分数"(正常 50% 以上,低于 40% 提示心衰),是诊断 "金标准"。

3、BNP 或 NT-proBNP:抽血查的 "心衰标志物",数值越高,心衰可能性越大,还能判断严重程度。

4、胸片:看肺部是否有淤血(心衰时会出现 "肺淤血" 影像),排除肺部疾病。

五、别混淆!这些病容易和心衰 "撞症状"

1、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炎):也会气短,但多伴咳嗽、咳痰,心衰的气短躺平时更重,BNP 升高是关键区别。

2、肾脏疾病:也会水肿,但先从脸部、眼睑肿起,心衰多从下肢肿;查肾功能能区分。

3、下肢静脉血栓:单侧腿肿为主,心衰多是双侧对称肿,超声检查可鉴别。

六、心衰怎么治?分阶梯 "修复" 心脏功能

1. 基础治疗:给心脏 "减负"

1.1限盐限水:每天盐不超过 5 克(约一啤酒瓶盖),水包括汤、粥在内不超过 1.5 升;严重时医生会更严格限制。

1.2盯紧体重:每天早上空腹称体重,3 天内涨 2 公斤以上,可能是体内积水了,要及时找医生调药。

1.3适度活动:别躺平不动,也别累着。轻度心衰可散步(每次 10-15 分钟),重度心衰先从床边坐起、站立开始,逐步增加。

2. 药物治疗:给心脏 "搭把手"

2.1利尿剂(如呋塞米):帮身体排多余水分,缓解水肿、气短,但要注意补钾(避免腿抽筋、乏力)。

2.2"黄金三角" 药:ACEI/ARB(如依那普利)、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能保护心肌、延缓心衰进展,需长期吃,别擅自停。

2.3新药助力:沙库巴曲缬沙坦、SGLT2 抑制剂(如达格列净),适合部分患者,可进一步降低住院风险。

3. 手术治疗:给心脏 "装辅助"

严重心衰者,可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类似给心脏装 "协调器")、左心室辅助装置(临时 "人工心脏"),终末期可考虑心脏移植。

4. 中医调理:辨证 "补气血"

中医认为心衰多是 "气虚血瘀""阳虚水停",常用黄芪、丹参、茯苓等药材,需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用,别用偏方替代西药。

七、日常注意:避开这些 "心衰雷区"

1、别受凉、少去人多的地方,预防感冒(感冒是心衰加重的 "头号杀手")。

2、便秘别用力(用力排便会增加心脏负担),可吃香蕉、益生菌,必要时用开塞露。

3、打疫苗:每年秋冬打流感疫苗,必要时打肺炎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4、不擅自停药:尤其是 "黄金三角" 药,突然停可能让心衰反弹,甚至危及生命。

八、预防心衰:从控制 "源头" 开始

1、管好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目标值(比如血压<130/80mmHg),能大大降低心衰风险。

2、戒烟限酒:吸烟伤血管,酗酒伤心肌,两者都会加速心脏 "老化"。

3、别熬夜、少生气:长期熬夜、情绪激动会让心脏 "连轴转",增加负担。

九、专家提醒

心衰虽然凶险,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 "气短、水肿、乏力",别硬扛,及时做心脏超声 + BNP 检查。

记住:心衰不是 "终点",科学管理能让心脏 "缓过来",咱们要做心脏的 "好管家",而不是 "旁观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这些,肺部,严重,心力衰竭,心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