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即使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

2025
07/25

+
分享
评论
重庆龙都儿童医院有限公司
A-
A+

孩子成绩提升需关注“隐形绊原因”,如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等,早发现早干预,多鼓励,方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14581753425452220为什么很多孩子即使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90%的家长忽略了这5个"隐形绊脚石"

"年年报补习班,分数却纹丝不动?""上课坐得笔直,眼神盯着黑板,老师提问却答不上来"……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既心疼又着急:"明明很努力,问题到底出在哪?"

其实,努力和成绩之间,可能隔着几道"看不见的坎",不是孩子不用心,而是他们的大脑在"处理学习信息"时遇到了小麻烦。这些"假努力"表现,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一、5个"隐形绊脚石"

1、听课分心≠态度差

孩子眼睛看着黑板,大脑却在"漫游"。根源往往是选择注意力不足和听觉辨识力差,导致抓不住老师强调的关键词。

2、厌学抵触≠贪玩

当阅读、书写、计算屡屡失败,孩子的大脑会把"学习"自动标记为"危险区",于是用"我不爱学"来保护自己--这其实是学习障碍带来的挫败感。

3、专注三分钟≠没耐心

注意稳定性差让他们很难持续聚焦,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打断思路,完成作业也自然拖拉。

4、粗心错漏≠马大哈

试卷上红叉成串,其实是视觉分辨力弱和注意察觉缺陷在作祟:看错行、漏符号,自己却浑然不知。

5、多动冲动≠调皮

坐不住、抢答、打断别人,常源于冲动控制功能薄弱,孩子并非故意捣乱,而是大脑制动系统暂时失灵。

二、如何破局?

先到正规医院"学习困难门诊"做一次注意力、阅读/书写/数学专项评估。

确诊后,医生会联合家庭、学校制定个性化训练:药物+行为矫正+感觉统合+家长课堂。

关键口诀:早发现、早干预、多鼓励。把"我不能"变成"我慢慢来"。

记住,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子,理解他们的困难,才能真正帮他们跨过那道看不见的门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大脑,学习,成绩,他们,努力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