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耗材集采:多地吹响“冲锋号”,全国联采加速推进
来源 | 互联网
2025年初制定的耗材集采计划正在加速落地,其影响已深入医疗行业的各个层面。国家医保局明确,2025年将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在地方层面推进约20个全国联盟采购项目。
多地同步启动第一批耗材带量采购
7月18日,福建省泉州市医保局正式吹响新一轮集采"冲锋号",锁定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引鞘(须含鞘管、扩张器)和一次性使用阴道扩张器两大品种,启动产品信息采集。
信息维护:7月18日08:00-7月29日17:00。
福建今年把"普通耗材集采"写进了医保工作的核心任务。2月,福建省医保局发布《关于2025年全省医疗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出原则上具备条件的地方至少承担一项普耗全省联盟集采任务。如今,这张蓝图已迅速落地成景--厦门挑头:有创血压传感器、宫颈扩张球囊;宁德接棒:静脉营养袋、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南平主攻:活检针、包皮吻合器;漳州锁点:压力延长管、普通注射器(带针)
目前,各地已完成产品信息维护,采购文件也陆续征求意见,距离正式带量采购也越来越近。
全国:集采项目加速落地
今年年初,多省纷纷公布2025药品耗材集采计划,而下半年则成为这些计划集中发力的关键期。湖南"高频电刀"全国联采已鸣枪:7月17-24日信息维护,企业仅剩48小时完成申报。广西"中医针具"集采6月悄然开闸,依托中国-东盟平台,价格谈判或将跨国联动。国家医保局放出信号:下半年地方特色全国联盟采购预计再增20个,河南已认领"牵头席位"。安徽双线并进:耗材省级/省际联盟不少于1批,乙类大型设备今年起全部进省级集采笼子。
2025年,耗材集采版图再度扩容
国家医保局已圈定止血夹、超声刀头、人工硬脑(脊)膜三大品种,最快三季度启动全国联采;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一次性介入手术包、神经介入微导管等四省联盟项目同步进入方案论证,预计9月开标;此外,京津冀"3+N"、长三角"沪苏浙皖闽"两大跨区域联盟也排期在年底前落地肾透析管路、留置针等高频低值耗材的全国价格联动。至此,年内有望新增10个以上全国级或跨区域联采项目,耗材带量采购的"全国一张网"已雏形毕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