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七大方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这样开展国际医疗!
身患下肢及腰部痉挛性瘫痪的德国患儿,通过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得以从轮椅站立并独立行走;身处美国德克萨斯儿童医院ICU的患儿,通过「海上国际会诊厅」接受会诊后成功出院;俄罗斯患者组团接受针灸康复治疗,伊朗24岁的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慕名而来就医....
这些都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下文简称为「复旦儿科」)国际诊疗部的诊疗日常。该院是上海市首批13家「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国际诊疗部全年服务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患儿达14万人次,从2023年到2024年,外籍患者门诊量增加了210%。截止2025年4月,医院已为 86 例高度复杂疑难病患者,联合院内外不同专业专家共同开展多学科会诊。
作为上海市儿科第一家涉外医疗单位,从1993年成立外宾华侨病房,到成为上海首批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再到成为SOS国际救援定点机构,复旦儿科如何架起通往国际医疗健康的桥梁呢?
带着这一问题,近期健康界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她向健康界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聚焦七大方向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这样开展国际医疗!
1992 年,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史称「南方谈话」。彼时,国际上,特大型城市东京是医疗旅游的典型代表之一。这里将医疗体检、疗养、慢性病管理和治疗与旅游以及城市生活相融合,并嵌入到城市发展中。受此启发,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海开始探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进而借此拓展国际影响力。
同期,1993年,复旦儿科启动国际医疗相关部门的建设及运行机制搭建,开设国际诊疗门诊和病房。当时,国外公益机构向医院捐赠救护车等物资,国际医疗资源的交流与赋能就此开始。2023年9月,秉持先行先试原则,上海将国际医疗旅游试点进一步扩展至高水平公立医院,复旦儿科成为了试点单位之一。
「国际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国家医学中心的必答题」王艺对健康界说,「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儿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国际化医疗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开展国际医疗工作、培养国际医疗相关人才、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基于国际化发展探索构建示范型儿童健康新模式。这一工作意义重大,可为‘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示范、参照与借鉴。」
她继续解释道,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儿科正在围绕七大方向系统性推进国际合作:
第一个方向是医疗服务。医院要形成技术能力、技术标准及各专科专病的服务质量和路径全覆盖,为开展国际医疗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个方向是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医院引入国际前沿、最新且具代表性的技术并开展应用,同时向「一带一路」 沿线等国家和地区输出领先的技术。
第三个方向是建设国际人才培养平台和基地,比如派团队前往日本、欧美国家进修。
第四个方向是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到国际前沿领域的临床研究中,例如基因治疗、抗体免疫治疗、新型数字疗法等。同时,牵头开展国际多中心研究,与国际机构与医院合作推进。
第五个方向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每年主导邀请并组织全球儿科顶尖的专家开展学术论坛和专题参访。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医学教育,编写国际相关教程,尤其是针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小语种的科普书籍、经典疾病案例,以及面向「一带一路」 医学生的培养资料等。
第六个方向是促进国际学术平台的搭建,开展基于流行病学、医院管理等的培训项目,通过项目推进平台建设。
第七个方向是人文关怀。作为国际化医院,拥有诸多国际化元素,这不仅体现在医教研管等方面建设,更在于有更多国际化交融的人文关怀。医院推动建立完全公益性质的公益空间,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和公益服务。
分享线索、探讨合作,加入社群
提供一站式国际医疗服务
与超30家国际性商保公司达成合作
王艺指出,自1993年开始建设国际部以来,复旦儿科至今已拥有超三十年国际医疗服务的历史。经过一代一代复儿人的努力传承与积累,医院已经在国际服务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积淀。
该院是覆盖 0 到 35 岁年龄段全专业的综合性儿科医院,具备针对疑难、危重、复杂、罕见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国际化服务能力强。医院的学科发展均衡,重点领域包括神经科、五官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皮肤科疾病、骨科以及免疫风湿等等。其中,重症医学水平高超,承担 SOS 救援病人转运工作,可提供 365 天 24 小时不间断转运服务,且有 3-4 支团队负责国际病人转运。
王艺表示,要做好国际服务并非易事,国际医疗服务往往包含诸多软性服务内容。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针对不同国家,医院已经具备提供一站式国际医疗服务的能力,服务体系、流程以及专业度非常完善。当患者进入国际医疗服务轨道,专业人员就会启动相关流程,包括专业翻译服务支持、协助办理签证、安排落地住宿、处理机票以及来回行程,还有住院和全方位管理等。与国际医生之间的交流非常紧密,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式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的示范模式。
「这种一站式医疗服务,既包括全流程的专业医疗服务,也能为上海提升国际医疗影响力、展示城市软实力作出贡献,这就像一个展示上海乃至国家风貌、医疗水平和人文关怀的窗口。同时,医疗服务价格具有优势,性价比极高。」王艺表示。
医院在国际患者就医体验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设立海上国际会诊厅,整合全球优质医疗资源,远程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未来,还会建成上海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际服务大楼,对标国际最优质医疗机构的软硬件标准、相关流程及服务品质;建立完善的PDCA 循环反馈机制,收集患者意见、了解患者就医过程满意度以及待改进方面,形成闭环;还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对接更多国际服务组织、示范基地或培训项目,尤其是公益项目。
发展国际医疗需要更多依靠保险的渠道,尤其是商业健康险。据王艺透露,医院已经与30多家国际性商保公司达成合作,方便国际病人就诊,并协助患者处理医疗保险相关事宜。
比方说,在一些国际大商保公司提供的保障中,患者就诊全程无需支付费用,且实行预约制和绿色通道,遵循「先救人、先抢救、先治疗」 的原则,后续由医院与保险公司统一结算。这样,患者无需操心费用问题,只需完成就诊并做好相关签字记录,医院就会直接与保险公司结算,形成了良好的保障机制。
未来计划建成「五标准」医院
「我们希望将健康理念、健康模式、健康管理、健康保障、疾病防治模式和转化成果不仅应用于服务国内病人,也推广到国际儿科医疗和儿童健康领域,让更多示范案例走出国门。」王艺对健康界表示。
她表示,复旦儿科将会建设「五标准」医院,即友好型医院、研究型医院、教育型医院、智慧型医院以及国际型医院:
友好型医院涵盖了医疗服务、医疗品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以及医疗诊治相关的人文服务流程;
研究型医院则是指医院设有专门的研究型病房,制定研究型医生和护士的培训计划,组建相关团队,并且开展诸多项目;
教育型医院是指在儿科医学教育方面做更多工作,并处于引领地位;
智慧型医院即通过AI在医教研、临床决策、科普宣传、患者服务以及全程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建设和智慧化赋能;
国际型医院是指医院已不单纯是简单的医疗机构和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医疗中心,更要在以国家医疗中心为领导的国际化模式创新上付出更多努力,推出更多新设计、新方案和新创新。
扫码加入「以健康为中心」
医院发展与能力建设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
【社群交流,持续学习】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