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将至,防暑养生指南请收好!

2025
07/21

+
分享
评论
大为健康
A-
A+

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中暑症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水分,必要时及时就医。 大暑虽酷热难耐,却是万物生长最蓬勃的时节。顺应自然之道,悉心调养,以平和之心接纳

七月流火,大暑节气即将叩门而至。这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节,天地仿佛成了巨大的蒸笼。如何安然度过这"上蒸下煮"的考验?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饮食:清热祛湿,滋养心脾68071753061443848汤水解暑是首选: 绿豆汤、冬瓜薏米汤、丝瓜汤等,清甜爽口,有效补充随汗液流失的水分与矿物质。苦味食物增食欲: 苦瓜、莲子心等微微清苦的食物,能激发味蕾,生津解暑,更有助心气安宁。莫贪冰凉伤脾胃: 冰镇饮料、寒凉瓜果入口虽畅快,却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温热的荷叶茶、淡竹叶茶,才是解暑又养胃的智慧之选。起居:顺应天时,心静身安93131753061453879午间小憩养心神: "热在三伏",午间(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小憩片刻(30分钟左右),能有效恢复精力,避免午后困顿乏力。空调使用讲分寸: 室内外温差建议控制在5-8℃以内,避免冷风直吹。睡眠时尤其需护好肚脐、肩颈,预防"空调病"趁虚而入。晚睡早起需平衡: 虽可顺应昼长稍晚入睡,但务必保证充足睡眠,切忌熬夜加重身体消耗。运动:舒缓避暑,量力而行39431753061466162选对时间地点: 避开烈日当头的正午,选择清晨或傍晚在阴凉处活动。公园树荫下散步、太极或轻柔瑜伽都是理想选择。强度适中,及时补水: 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运动过程中及结束后,需小口、多次补充水分或淡盐水。特别提醒: 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中暑症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水分,必要时及时就医。大暑虽酷热难耐,却是万物生长最蓬勃的时节。顺应自然之道,悉心调养,以平和之心接纳这份热烈,自能平安度夏,静待清风徐来。健康度夏,从顺应节气开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避免,补充,水分,顺应,大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