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咳嗽气喘,稍活动就心慌气短?别只当是肺部问题,这可能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 “肺心病”)在 “报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防治指南:守护心肺健康的实用手册
长期咳嗽气喘,稍活动就心慌气短?别只当是肺部问题,这可能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 "肺心病")在 "报警"!作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 "跨界杀手",肺心病在老年人中高发,且病情易反复加重。今天就带大家全面认识这种疾病,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
一、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简单说,就是肺部长期生病,拖累了心脏,尤其是负责向肺部供血的右心室,长期 "超负荷工作" 导致功能受损。
二、肺心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肺心病的症状分 "肺" 和 "心" 两部分,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1、肺部基础疾病症状: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气喘,活动后加重,寒冷季节易急性发作(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表现)。
2、右心功能不全症状:
2.1心慌、气短,稍微活动就呼吸困难;
2.2下肢水肿(下午明显,晨起减轻),严重时全身水肿、腹水;
2.3食欲不振、腹胀(胃肠道淤血所致);
2.4口唇、指甲发绀(缺氧的典型表现)。
3、急性加重期症状:感染后出现高热、剧烈咳嗽、痰量增多,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三、哪些原因会引发肺心病?
肺心病的 "源头" 在肺部,常见病因包括: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占肺心病病因的 80%-90%,长期气道阻塞导致肺功能下降,肺动脉压力升高。
2、肺血管疾病: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等,直接导致肺动脉阻力增加。
3、胸廓疾病:如严重胸廓畸形、脊柱后侧凸,限制胸廓活动,影响肺通气和血液循环。
4、其他: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发展为肺心病。
以下人群是高发对象:
4.1长期吸烟、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的人;
4.2 40 岁以上,尤其是老年人;
4.3反复肺部感染、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
4.4有胸廓畸形或肺血管疾病的患者。
四、如何诊断肺心病?
医生诊断肺心病主要依据:
1、病史和症状: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水肿、发绀等症状。
2、检查项目:
2.1胸部 X 线 / CT:显示肺部基础病变(如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增大。
2.2心电图:出现 "肺型 P 波"(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厚的特征性改变。
2.3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观察右心室大小和功能,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2.4肺功能检查: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判断基础疾病严重程度。
2.5血气分析:急性加重期可见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标志)。
需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鉴别,通过病史、影像学和心电图特征可区分。
五、肺心病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感染是关键)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 1-2L/min,避免高浓度氧抑制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拍背、使用祛痰药(如氨溴索),必要时吸痰。
2、药物治疗:
2.1抗感染: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如头孢类(头孢曲松)、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兼顾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
2.2改善呼吸功能: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氨茶碱口服)缓解气道痉挛;严重呼吸衰竭者需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2.3控制心力衰竭:轻度水肿者用利尿剂(氢氯噻嗪 + 螺内酯,避免低钾);效果不佳时加用强心药(如地高辛,剂量需小,防止中毒);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减轻心脏负荷。
2.4对症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防治肺性脑病(慎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二)缓解期治疗(预防急性发作)
1、一般治疗:戒烟,避免接触粉尘、烟雾;适度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散步等轻度运动,增强肺功能。
2、药物治疗: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反复感染者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长期缺氧者需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 小时)。
3、中医疗法:
3.1缓解期以 "补肺益肾、健脾化痰" 为主,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3.2急性加重期属 "痰热壅肺" 者,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化痰。
(三)手术治疗
少数严重病例(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考虑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终末期患者可评估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但应用较少。
六、肺心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坚持长期治疗:缓解期不可自行停药,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2、家庭氧疗要点:严格遵医嘱吸氧,注意用氧安全(远离明火),定期清洁氧疗设备。
3、监测病情变化:记录每日尿量、体重(水肿加重时体重会增加),观察口唇发绀和呼吸困难程度,异常时及时就医。
4、饮食调理:低盐饮食(每日盐<5g),避免加重水肿;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类),增强抵抗力;少食多餐,减轻腹胀。
5、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流感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处,必要时戴口罩;及时治疗感冒、支气管炎,防止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
七、肺心病的预防措施
1、戒烟:吸烟是 COPD 和肺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
2、防治基础病: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3、改善生活环境:避免长期接触粉尘、油烟、化学气体,雾霾天外出戴防颗粒物口罩。
4、增强体质: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提高肺功能和免疫力;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5、定期体检:40 岁以上吸烟者、长期接触粉尘者,应定期做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肺部病变。
八、专家提醒
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死亡率较高,出现高热、严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时,需立即送医。
2、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氧流量过高或过低。
3、肺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时,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减少对心肺的双重损害。
肺心病虽进展缓慢,但危害不容小觑。通过早期预防、规范治疗和细心护理,可有效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到大家,守护好 "肺" 与 "心" 的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