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在病历本上写下诊断时,当研究人员分析某种疾病的全球分布时,背后都离不开一套强大的“密码系统”——疾病分类。
当医生在病历本上写下诊断"2型糖尿病"后,总会跟随一些神秘的字母数字组合(比如"E11.901"),或是研究人员分析某种疾病的全球分布时,背后都离不开一套强大的"密码系统"--疾病分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疾病分类的面纱,看看这个医学世界的"图书管理员"是如何工作的!
一、疾病分类:医学界的"通用语言"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医生都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描述"糖尿病",当需要统计全国糖尿病发病率时,结果会是怎样?--必然是一团乱麻!疾病分类的本质,就是为五花八门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命名和编码规则,一个简洁的ICD代码承载了丰富的医学信息,成为数据流转的"身份证"。
1. 疾病分类的核心目标:把复杂的疾病、损伤、症状和健康状态,转化成标准化的"代码"和"术语"。
2. 疾病分类的五大关键作用:
没有统一的疾病分类,医学信息和数据就如同散落一地的书籍,难以查找、无法利用。
二、核心"法典":ICD 的前世今生
目前全球通用的疾病分类"金标准"是 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国际疾病分类》。
1. ICD的制定与使用版本:
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TO)主持制定并持续更新,目前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ICD-1(仅用于死亡统计)到如今的ICD-11(包含疾病、损伤和健康等有关问题),ICD不断适应着医学发展(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版本是ICD-10)
2. 结构精妙:ICD像一个巨大的树形结构
ICD的树形结构(以急性甲型肝炎为例)
① 章(Chapter):按病因、身体系统等划分大类(如第一章传染病,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② 节(Block):章下更细的分组(如章"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节"B15-B19病毒性肝炎")。
③ 类目(Category):三位数编码,代表特定疾病组(如"B15 急性甲型肝炎")。
④ 亚目(Subcategory):四位数编码,提供更详细信息(如"B15.0 甲型肝炎伴有肝昏迷")。
三、疾病分类的"逻辑纲要":
分类轴心疾病分类不是随意堆砌,它遵循着清晰的逻辑脉络--分类轴心。就像整理书籍可以按作者、主题或出版社分类,疾病分类也有不同维度:
1.病因轴心:根据致病原因划分(如细菌性、病毒性、遗传性、环境性)。这是最理想的分类方式,也是多数疾病的主要分类轴心,但很多疾病病因未明时可采用其他轴心。
2.解剖部位轴心:根据病变发生的器官或系统(如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3.病理改变轴心:根据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如肾炎、肿瘤)。
4.临床表现轴心(症状/体征): 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如发热、疼痛)或医生查体的发现(如黄疸、血尿)等
四、关于职业认证:
1. 哪些人可以从事本专业?
对口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临床、护理、卫生统计均为相关专业。
2. 我该如何考取ICD编码证?
编码证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种。国家级编码证难度较大,监考严格,但含金量也更高,培训价格大致为3800元/人,培训时间通常为10天,全国范围内都认可。而省级编码证则相对轻松,通过率也较高,但可能只在本省得到认可。
3. 编码员如何晋升?
病案信息技术职称证:报名地址中国卫生人才网,每年年底报名,具体以本地政策为准
结语:不止于"分类"疾病分类看似是枯燥的编码工作,实则是构建医学知识大厦、保障全民健康的底层支柱。它让无序的疾病世界变得有序,让沉默的健康数据发出声音。
下一期我们将探讨《国际疾病分类基础知识--掌握术语符号的"通关秘籍"》
* 温馨提示:ICD编码专业性强,临床诊断和编码需由专业医务人员依据最新官方指南完成。本文仅作科普概述之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