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采到如今的价格治理,中成药不再是价格的安全区。
近期,一份名为《医药价格风险线索通报(第一批)》的文件在业内流传。这份文件由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直指各省核查中成药高价问题,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引导企业主动规范价格。
文件指出,在全国挂网的8.8万余种中成药在部分省份,个别中成药的日均治疗费用是当地同种药品最低日均治疗费用的5倍以上。国家医保局特别强调本次将集中整治日均治疗费用价差大于10倍,且挂网价高于100元的中成药,引导企业规范价格行为。
/01/内蒙古打响第一枪
7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局发布通知,集中开展板蓝根颗粒药品价格治理工作,正式吹响了中成药价格治理的号角。药品价格高于最低价3倍以上的,纳入黄标管理;高于最低价5倍以上的,纳入红标管理。
在各地的药品价格预警中,中成药也频频遭到点名。近期,江苏连发几条通知,
81 个药品进入 2025 年第十六批预警名单,其中中成药占比超六成,今年以来,江苏省医保局已经披露了22批药品预警,其中涉及大量中成药品种。
江苏省医保局对药品挂网价格进行动态监测,实行红黄星预警机制,针对价格异常偏高的药品采取分级管理措施,把高于同品种挂网价10倍以上的品种,标注为红三星,相应品种直接被暂停交易。药价在2倍至10倍以内的,企业将被约谈。
-
/02/苏州900多个中成药,医保统筹不支付
6月26日,苏州发布《关于做好医保药品挂网价格与支付政策协同有关工作的通知》,自2025年8月1日起执行。
文件提到,在江苏省阳光采购平台标示为挂q网红色价格预警状态,且江苏省医保目录库内无支付标准的药品,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并明确医保药品挂网价格与支付政策协同机制首先从医保目录内中成药开始,再逐步覆盖至目录库内其他类别药品。
截至2025年6月26日,医保目录内处于挂网红色价格预警状态的中成药达931个,如为红色预警状态并无支付标准,将在苏州市失去医保资格,只有将状态调整为非红色价格预警状态后,医保统筹基金才予以支付。
除苏州外,江西、福建、天津等省份均在文件中提及过医保药品挂网价格与支付政策协同相关内容。
从集采到如今的价格治理,中成药不再是价格的安全区。
-
/03/通过集采促进价差合理化
中成药价格为何差异大?有以下三点:
一是同一名称的中成药成分可能不同。同一名称的化学药要求成分严格一致,但中成药却不同,其成分有可能是药材原料,也有可能用加工后形成的药材做原料,其价格波动明显。
二是同种药品剂型不同。有胶囊、软胶囊、滴丸等剂型,一般来说滴丸、软胶囊的价格会比普通胶囊贵一些。但是,有些同一种中成药的滴丸比普通胶囊贵6-7倍,显著超出不同剂型之间的成本,价差超出了合理范围。
三是不同企业的质量标准可能有差异。中成药不像化学药那样有明确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标准。有的企业严格要求自身产品,质量标准高于其他企业,其产品价格也会高一些。
当前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已形成 "集采定价+挂网联动+动态监测"机制。随着中成药集采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大量中成药的价格都实现了下调,如湖北牵头的三批中成药集采平均降幅分别为42.27%、49.36%、约68%,挤出虚高价格水分。
中成药集采扩围在即,价格治理进一步深化。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如有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及时联系:ylzc_001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