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让呼吸不再 “步步惊心”

2025-07-16 09:15

“喘不上气来的时候,感觉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每吸一口气都要拼尽全力。” 这是很多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切身感受。从识别到应对,学会与之和平共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让呼吸不再 "步步惊心"

"喘不上气来的时候,感觉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每吸一口气都要拼尽全力。" 这是很多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切身感受。作为一名与呼吸系统疾病打交道数十年的主任药师,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支气管哮喘,从识别到应对,让大家对这个 "难缠的伙伴" 有更清晰的认识,学会与之和平共处。

一、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气道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敏感脆弱,遇到刺激就容易收缩、痉挛,导致气道狭窄,气体进出受阻,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它就像气道里的 "调皮捣蛋鬼",时不时就出来 "捣乱",但通过规范治疗,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临床表现与症状

哮喘发作时,最典型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这些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吸气顺利但呼气困难,能听到自己呼吸时发出 "喉鸣音",就像哨子声一样。严重发作时,患者会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嘴唇、指甲发紫)。

有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胸闷(胸闷变异性哮喘),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三、发生的原因

哮喘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方面,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那么个体患哮喘的风险会增加,就像天生携带了 "易感基因"。

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

1、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屑、真菌等。

2、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诱发哮喘发作。

3、空气污染:如雾霾、烟雾、刺激性气体等。

4、气候变化:冷空气刺激是常见诱因。

5、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等也可能诱发。

6、运动: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哮喘发作,称为运动性哮喘。

7、某些食物和药物:如鱼、虾、蟹等海鲜,阿司匹林等药物。

四、诊断依据与检查

诊断哮喘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检查等。

诊断依据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感染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哮鸣音;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等症状。

常用的检查项目有:

1、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指标。

2、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明确患者对哪些过敏原敏感,有助于避免接触。

3、胸部 X 线或 CT: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哮喘患者在缓解期胸部影像通常无明显异常。

4、动脉血气分析:严重发作时可检测,了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

鉴别诊断方面,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区分,COPD 多为中老年患者,有长期吸烟史,症状持续存在且进行性加重;还要与心力衰竭引起的喘息(心源性哮喘)鉴别,心源性哮喘多有心脏病史,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五、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和保守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如定期清洁家居减少尘螨,春秋季花粉多时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发霉。

3、合理安排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可预防性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

(二)药物治疗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用于维持治疗,预防哮喘发作,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长效 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常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

2、缓解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短效 β₂受体激动剂,能迅速舒张支气管。

常用处方举例: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次 1 吸,每日 2 次,作为控制药物长期使用;急性发作时,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 2 喷,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三)其他治疗

1、手术治疗在哮喘中应用极少,仅适用于少数难治性哮喘患者,如支气管热成形术,但目前应用尚不广泛。

2、中医疗法可作为辅助治疗,根据辨证论治,哮喘可分为寒哮、热哮等类型,分别采用温肺散寒、清热化痰等方法,常用方剂有射干麻黄汤、定喘汤等。针灸、穴位贴敷(如三伏贴)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减少发作。

六、注意事项

1、哮喘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病情,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用药情况、峰流速值等,峰流速值下降提示病情可能加重。

2、掌握正确的吸入药物使用方法,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气道,可向医生或药师请教。

3、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规范,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4、随身携带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一旦出现急性发作,及时使用并尽快就医。

5、合并其他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时,要同时治疗,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哮喘的控制。

七、预防保健措施

1、明确过敏原的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这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增强体质,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4、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烟雾会严重刺激气道。

5、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八、专家提醒

1、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完全可以实现临床控制,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千万不要因为症状缓解就放松警惕,忽视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气道重塑,影响肺功能。

2、儿童哮喘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哮喘如果得到早期规范治疗,很多可以在青春期前得到缓解,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3、如果出现哮喘症状加重,如喘息、气急明显,使用缓解药物后效果不佳,要立即就医,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哮喘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让呼吸不再 "步步惊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药物,治疗,发作,症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