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秋冬季节,不少中老年朋友总被这没完没了的咳嗽缠上,尤其早上起床和晚上躺下时更厉害,这很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在 “捣乱”。
慢性支气管炎防治指南:守护呼吸道的 "持久战"
"咳咳咳……" 秋冬季节,不少中老年朋友总被这没完没了的咳嗽缠上,尤其早上起床和晚上躺下时更厉害,这很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在 "捣乱"。作为深耕呼吸疾病防治几十年的主任药师,今天就来给大家系统讲讲这个磨人的 "老毛病",教你怎么打好这场呼吸道的 "持久战"。
一、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就像支气管黏膜的 "慢性劳损",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简单说,就是支气管长期处于 "发炎" 状态,而且这种炎症不是由细菌、病毒等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病程迁延不愈 -- 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或 2 年以上,排除了其他引起咳嗽、咳痰的疾病,就能确诊了。
二、身体会发出哪些 "信号"?
慢性支气管炎最典型的症状是 "老慢支三件套":
1、咳嗽:早上起床后咳嗽最明显,因为经过一夜,支气管里堆积了不少分泌物,起床后体位变动,就会刺激咳嗽。白天咳嗽相对较轻,睡前可能又会加重。
2、咳痰:一般是白色黏液或泡沫痰,早上排痰较多。如果合并感染,痰会变成黄色脓性,量也会增多,偶尔还会带点血丝。
3、喘息:部分患者会出现喘息,感觉胸口发紧,呼吸时有点 "嘶嘶" 声,尤其活动后或感冒时更明显。
随着病情发展,肺功能会逐渐下降,后期可能出现气短,哪怕轻微活动也会觉得呼吸困难,这就可能进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了。
三、为啥会得上这个 "老毛病"?
慢性支气管炎的成因就像 "多股力量" 共同作用的结果:
1、吸烟是头号 "罪魁祸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支气管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还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患病风险。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 2-8 倍。
2、长期吸入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空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
3、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细菌感染)会加重支气管黏膜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4、老年人呼吸道组织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可能有基础疾病,更容易患病。
5、过敏体质、气道高反应性的人,也比普通人更容易中招。
四、诊断依据与检查
诊断主要看 "病史 + 症状 + 排除其他疾病":每年咳嗽、咳痰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同时做检查排除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常用的检查项目有:
1、肺功能检查:这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看气流是否受限。
2、胸部 X 线或 CT:早期可能没明显变化,病情进展后会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阴影。
3、血常规: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升高。
4、痰培养:如果痰量多且呈脓性,可做痰培养,看看有没有致病菌,指导抗生素使用。
鉴别诊断要排除:
5、支气管哮喘:多在青少年发病,以喘息为主要症状,发作时肺功能明显下降,缓解后可恢复正常。
6、支气管扩张:常有反复咯血,CT 能看到支气管扩张的征象。
7、肺结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痰中可找到结核菌。
五、治疗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目标是 "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延缓肺功能下降"。
(一)一般治疗与保守治疗
1、戒烟是必须的,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和其他有害气体、粉尘。
2、加强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增强肺功能和免疫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是诱发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
4、痰多的时候要多喝水,帮助稀释痰液,学会有效咳嗽(深吸气后用力咳嗽),把痰排出来。
(二)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急性发作期如果有细菌感染证据(如脓痰、白细胞升高),要用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具体根据病情和痰培养结果选择。
2、止咳祛痰:常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祛痰药;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可适当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但痰多的人要慎用强效止咳药,以免痰排不出来。
3、平喘:有喘息症状时,可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严重者可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常用处方举例:稳定期可长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次 1 吸,每日 2 次;急性发作合并感染时,口服左氧氟沙星片 0.5g,每日 1 次,同时用氨溴索口服溶液 10ml,每日 3 次。
(三)中医疗法
中医根据辨证施治,痰湿阻肺型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壅肺型可用桑白皮汤;肺肾气虚型可用金匮肾气丸等。针灸、穴位贴敷(如三伏贴)也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减少急性发作。
六、注意事项
1、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只有在明确细菌感染时才用,否则会导致耐药性。
2、吸入药物(如气雾剂)要掌握正确用法,否则影响疗效,可请医生或药师示范。
3、定期复查肺功能,尤其是出现气短加重时,及时了解病情进展。
4、急性发作期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以免病情恶化。
5、老年人和体质弱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感染风险。
七、预防保健措施
1、戒烟是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最有效的措施,家人也要支持,营造无烟环境。
2、避免接触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和空气污染,雾霾天外出戴口罩。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抵抗力,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呼吸道感染。
5、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瘦肉、鱼类),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八、专家提醒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一旦患上,需要长期管理。千万别觉得 "咳几声没关系",忽视治疗和预防,否则可能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记住:戒烟永远不晚,哪怕已经患病,戒烟也能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坚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痰中带血,或者气短明显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到 "老慢支" 朋友们,让大家在与疾病的 "持久战" 中占据主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