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咬伤防治指南:躲开 “小麻烦”,应对有妙招

2025
07/14

+
分享
评论
善国善城善医善药
A-
A+

夏天一到,蚊子、蜜蜂、蝎子这些 “小不点儿” 就活跃起来,别看它们个头小,咬一口可能让你疼得直跳脚,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毒虫咬伤防治指南:躲开 "小麻烦",应对有妙招

夏天一到,蚊子、蜜蜂、蝎子这些 "小不点儿" 就活跃起来,别看它们个头小,咬一口可能让你疼得直跳脚,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作为和 "虫事儿" 打交道几十年的主任药师,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毒虫咬伤的防治知识,让你遇到情况不手忙脚乱。

一、什么是毒虫咬伤中毒?

毒虫咬伤中毒是指人体被有毒昆虫或节肢动物(如蜜蜂、黄蜂、蝎子、蜈蚣、蜘蛛等)叮咬或蜇伤后,其毒液或毒汁进入人体,引发局部或全身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不同毒虫的毒液成分不同,有的含神经毒素,有的含溶血毒素,还有的会引发强烈过敏,症状轻重也天差地别。

二、被咬后会有哪些表现?

1、局部症状是大多数毒虫咬伤的常见表现:被蚊子、跳蚤咬了,会起小红包,又痒又肿;蜜蜂、黄蜂蜇伤后,伤口处会有针刺样疼痛,很快红肿起包,还可能留下毒刺;蝎子、蜈蚣咬伤则会出现剧烈疼痛,局部迅速肿胀,甚至起水疱、发黑。

2、全身症状就比较危险了:如果对毒虫毒液过敏,可能出现全身荨麻疹、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这是过敏性休克的前兆,必须立刻处理;被毒性强的毒虫(如黑寡妇蜘蛛、剧毒蝎子)咬伤,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肌肉抽搐、四肢无力,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昏迷。

三、为啥会被毒虫咬伤?

毒虫咬伤多和环境、行为有关。夏天穿得少,皮肤暴露多,在草丛、树林、墙角等毒虫出没的地方活动,就容易被盯上;有些人看到小虫子好奇,伸手去抓,很可能被反击;还有些人家里卫生没做好,堆积杂物,成了毒虫的 "安乐窝",增加了被咬的风险。

四、医生怎么判断是毒虫咬伤?

诊断主要看三个要点:一是有明确的毒虫接触史,比如在户外被蜇、在家中发现毒虫;二是出现典型的局部和全身症状;三是结合伤口情况,比如蜜蜂蜇伤有残留毒刺,蝎子咬伤有两个针尖大小的牙痕。

一般不需要复杂的检查,但若出现全身症状,可能需要查血常规(看是否有感染)、肝肾功能(评估器官损伤)、过敏原检测(判断是否过敏)。

鉴别诊断要区分普通虫咬和严重中毒:普通虫咬局部症状轻,无全身不适;而严重毒虫咬伤或过敏反应,全身症状明显,进展快,需紧急处理。

五、被咬后该怎么处理?

(一)一般治疗和保守治疗

被毒虫咬伤后,第一步要脱离环境,避免再次被咬。然后根据毒虫种类处理伤口:蜜蜂蜇伤要小心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蜜蜂毒液是酸性的,肥皂水能中和);蝎子、蜈蚣咬伤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局部肿胀明显时,用冰袋冷敷(每次 15 分钟,间隔 1 小时),能减轻肿痛。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红肿瘙痒时,可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奈德乳膏);疼痛明显时,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

2、全身用药:过敏者需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出现过敏性休克,要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1000 肾上腺素 0.3-0.5ml),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被剧毒毒虫咬伤,需用针对性抗毒血清(如抗蝎子毒血清),但这类药物需在医院使用。

3、常用处方举例:氯雷他定片 10mg,每日 1 次口服;地奈德乳膏,每日 2 次外涂;过敏性休克时,肾上腺素 0.5ml 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10mg 静脉推注。

(三)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很少用到,只有当伤口出现严重感染、坏死时,才需要清创引流。中医疗法可辅助缓解症状,比如用马齿苋、蒲公英捣烂敷在伤口处,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中成药季德胜蛇药,也可用于毒虫咬伤,内服外敷结合使用。

六、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挠伤口,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

2、被蜜蜂蜇伤后,别用镊子夹毒刺,以免挤破毒囊,让更多毒液进入体内;

3、出现呼吸困难、心慌、全身皮疹等过敏症状,要立刻就医,千万别拖延;

4、孕妇、儿童、老人被毒虫咬伤后,即使症状轻,也建议及时就诊,因为他们对毒性的耐受力较差。

七、怎么预防被毒虫咬伤?

1、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戴帽子,喷驱蚊液(含避蚊胺成分),尽量避开草丛、石缝;

2、家里要定期打扫,清理杂物,不给毒虫留藏身之处;

3、存放食物要密封,避免吸引虫子;

4、看到毒虫别招惹,尤其是颜色鲜艳、体型怪异的(通常毒性较强),绕道走最安全。

八、专家提醒

毒虫咬伤虽常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大多数情况下,及时处理就能好转,但一旦出现全身过敏或严重毒性反应,每分每秒都很关键,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家里可以常备炉甘石洗剂、抗组胺药、碘伏等,户外爱好者最好随身携带急救包。记住:遇到不认识的毒虫咬伤,别自己瞎处理,赶紧去医院,告诉医生毒虫的样子(最好能拍张照片),能帮医生更快判断病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毒虫,咬伤,出现,全身,症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