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贺普拉肽最新消息!慢性乙型肝炎(CHB)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治疗需求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2025年贺普拉肽最新消息!慢性乙型肝炎(CHB)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治疗需求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充分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病毒性肝炎感染者220万例,现存乙肝病毒携带者达2.54亿人。中国作为肝炎高负担国家,承担全球三分之一的乙肝疾病负担(约4000万患者)。
尽管现有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但其无法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根本缺陷,导致患者需长期用药且停药后易复发。现有治疗药物难以实现慢性乙肝治愈,迫切需要新药物研发。
其中,贺普药业自主研发的贺普拉肽(Hepalatide)备受关注。2025年5月,中国原研新药贺普拉肽在EASL年会公布的II期临床数据,为打破乙肝治愈这一僵局提供了关键实证--通过联合用药实现部分患者cccDNA清除,标志着乙肝"灭菌性治愈"(sterilizing cure)目标的重大突破。
一、贺普拉肽的机制创新:靶向cccDNA清除
贺普拉肽(Hepalatide,L-47)是由上海贺普药业自主研发的一款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 1.1 类创新药,属于病毒进入抑制剂,是一种基于乙肝病毒(HBV)Pre-S1区域的47氨基酸合成肽。贺普拉肽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受体抑制剂。
贺普拉肽的全球研发进度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其核心创新在于通过竞争性结合肝细胞表面的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受体,阻断HBV病毒进入肝细胞。这一机制从源头切断了病毒rcDNA进入细胞核形成cccDNA的路径,同时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的免疫调节作用形成协同效应:干扰素通过激活天然免疫反应加速现有cccDNA的消耗,而贺普拉肽则阻断新cccDNA的补充,二者共同打破cccDNA库的稳态平衡,最终实现cccDNA的耗竭。
二、贺普拉肽核心突破:II期临床试验揭示灭菌性治愈潜力
在2025年5月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60届欧洲肝病学会年会(EASL2025)上,贺普药业公布了贺普拉肽与PegIFN-a2a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乙肝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II期临床试验(NCT04426968)的颠覆性数据。
贺普拉肽的临床试验信息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该研究纳入中国12个中心的96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均年龄35.3岁,80.2%男性),将其随机分配至贺普拉肽2.1mg、4.2mg、6.3mg组或安慰剂组,所有组均同步接受PEG干扰素(180μg/周)治疗24周。关键数据如下:
1. 病毒学应答显著提升:治疗结束时,4.2mg剂量组HBV DNA应答率(定义为DNA<20 IU/ml或较基线下降≥2 log)达87.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干扰素单药)的58.3%(p=0.0248)。2.1mg与6.3mg组应答率分别为78.3%和70.8%。且各剂量组耐受性良好,贺普拉肽相关不良事件均为1-2级。
2. cccDNA清除证据确凿:在治疗结束时获取的14例肝穿样本中,贺普拉肽4.2mg组(1/3例)和6.3mg组(2/5例) 患者肝细胞内cccDNA低于检测限,达到AASLD-EASL定义的"灭菌性治愈"标准。而安慰剂组和2.1mg组所有样本cccDNA仍为阳性。
注:乙肝治愈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程度性治愈(partialcure)、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理想的功能性治愈(idiaelisticfunctional cure)、灭菌性治愈(sterillising cure)、彻底性治愈(complete cure)。
三、贺普拉肽III期临床试验规划与全球布局
1. 全球多中心III期试验设计
基于II期试验的积极结果,贺普药业计划于2025年启动一项覆盖500例患者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底完成确证性研究。试验设计将进一步优化:
患者群体扩展:纳入HBeAg阳性及阴性患者,覆盖更广泛的疾病阶段。
治疗周期延长:在24周贺普拉肽治疗基础上,结合48周PEG-IFN维持治疗,以验证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终点指标升级:以cccDNA清除率作为主要终点,同时监测HBsAg转阴率及肝癌发生风险。
2. 中蒙国际合作与丁肝适应症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贺普拉肽的研发已突破单一乙肝治疗范畴。2023年2月,贺普拉肽治疗丁型肝炎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默认许可(受理号:CXHL2200892)。这是国内企业获得的首个丁肝适应症临床批件。
2023年11月,贺普拉肽在中蒙同步开展针对丁型肝炎II-III期临床试验,并在蒙古国家临床研究机构完成首批7名丁肝患者临床研究入组,预期于2025年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提交中蒙首个丁型肝炎治疗药物的上市申请。
2025年2月,贺普拉肽针对慢性丁型肝炎的IIb期临床试验(NCT06505928)已正式启动患者招募。目的是评估L47治疗慢性丁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贺普拉肽IIb期临床试验(NCT06505928)招募信息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球临床试验数据库
四、全球研发格局下的贺普拉肽:差异化定位与联合治疗
当前全球乙肝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直接抗病毒药物(如反义寡核苷酸ASO、siRNA、衣壳抑制剂等)、免疫调节剂、基因治疗、疫苗研发以及联合治疗策略。
直接抗病毒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病毒复制,例如ASO药物通过结合HBV mRNA阻止病毒蛋白翻译,siRNA则干扰病毒mRNA的翻译模板功能。免疫调节剂如TLR7激动剂和PD-L1抑制剂联合使用,可增强病毒抑制效果并重建保护性免疫。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也在积极探索中,如TCR-T细胞疗法和治疗性疫苗VRON-0200。
在具体药物代表上,反义寡核苷酸(ASO)领域有葛兰素史克的 Bepirovirsen(GSK836)、浩博医药的 AHB-137 等;siRNA药物有 Vir Biotechnology 的 VIR-2218、星曜坤泽的 HT-101;衣壳抑制剂有东阳光药业的 GLS4(Morphothiadin);免疫调节剂有 TQ-A3334(TLR7 激动剂)+ TQ-B2450(PD-L1 抑制剂)以及治疗性疫苗 VRON-0200。(详情见文末全球乙肝在研抗病毒新药进展统计表)
贺普拉肽作为病毒进入抑制剂,优势在于独特机制:阻断HBV感染肝细胞初始环节,与直接抗病毒药物(如 ASO、siRNA)及免疫调节剂形成互补,为"NTCP抑制剂+ RNAi +免疫调节剂"多靶点联合方案奠定基础。
目前,全球进入Ⅱ期及以上的病毒进入抑制剂较少,贺普拉肽研究领先。其在联合治疗中提高病毒学应答率、清除cccDNA 的能力,为全球研发提供新思路,凸显中国创新实力。2025年贺普拉肽的最新动态为乙肝治疗领域注入活力,给患者带来希望。未来有望成为乙肝治疗重要选择,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方案,助力乙肝长期控制乃至治愈。
附:全球乙肝在研抗病毒新药进展统计表(2025年6月更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