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脑肿瘤拖5年拒手术,直到说话不清、听力消失
一名男子在5年前便查出脑肿瘤,却因为担心手术风险拒绝手术,选择"偏方"治疗。结果肿瘤越来越大,直到说话不清、走路不稳、听力消失……
37岁黄先生(化姓),自2020年初起,他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听力下降、间断头晕,休息后好转,所以没有理会。大概过了半年,黄先生头晕加重,还出现行走不稳、说话声音嘶哑、喝水呛咳,这才决定到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颅脑CT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轻度脑积水。为寻求进一步诊疗,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神经外七科主任吾太华接诊后,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我院颅脑MRI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大小44mm×54mm×41mm,脑积水,建议手术治疗。黄先生和家人都拒绝了,决定自行回家喝"偏方"治疗。
期间,黄先生每年回院复查1次核磁共振,结果提示颅内肿瘤逐年增大。于此同时,黄先生的头晕症状加重,听力进一步下降,但依然坚持不手术。
今年3月,黄先生说话越来越不清晰,还出现平衡功能障碍,行走向右侧倾斜,右耳的听力也完全消失了。此时头颅MRI提示:右侧内听道、桥小脑角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大小约为63.6mm×49.7mm×54.8mm,考虑神经鞘瘤,桥脑右侧受压移位,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形成。黄先生终于下定决心手术。
术前影像检查
完善术前准备,吾太华带领神经外七科团队为患者行右侧桥小脑角巨大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血供丰富,质地韧,先瘤内切除,然后沿肿瘤边界剥离。肿瘤与脑干粘连处血供丰富,沿蛛网膜界面锐性分离,脑干面保护良好。术中结合电生理监测,在显微镜下细致分离,完整保护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最后完整切除大小约6cm×5.1cm×4.9cm的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桥小脑角肿瘤)神经鞘瘤,CNS WHO 1级。
术后,黄先生恢复良好,能够正常说话、吐字清晰,喝水吃饭也都正常,很快就拆线康复出院。
术后MRI
术后病理结果
健康科普知多点
听神经瘤是颅内良性肿瘤的一种,发病几率并不高,发病年龄常见于30-60岁人群,早期主要表现是耳鸣和听力下降。吾太华提醒,听神经瘤虽然生长缓慢,但任其发展,有可能压迫脑干、小脑、面神经等,致使患者出现呛咳、脑积水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建议患者还应及早确诊积极治疗。
本例患者随访5年,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年均增长约0.2cm),符合听神经瘤自然病程中"缓慢生长-加速进展"的规律。随着肿瘤增大,患者随之出现的症状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出现的肢体症状标志脑干代偿极限,手术的必要性凸显。术前充分的评估、术中娴熟的显微操作、正确的切除策略和电生理监测辅助是本病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