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畅饮后呕吐不止、意识模糊,甚至不省人事?这可不是简单的 “喝多了”,而是可能致命的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防治指南:从识别到应对的全过程指导
聚会畅饮后呕吐不止、意识模糊,甚至不省人事?这可不是简单的 "喝多了",而是可能致命的急性酒精中毒!作为常见的急症之一,急性酒精中毒严重威胁健康,但只要掌握科学知识,就能有效预防和应对。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要点。
一、什么是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 "醉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导致体内酒精浓度急剧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急性疾病。酒精进入人体后,90% 以上在肝脏代谢,当饮酒量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多余的酒精就会随血液循环影响大脑、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引发一系列中毒症状。根据中毒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二、急性酒精中毒有哪些表现?
(一)轻度中毒
此时患者处于兴奋期,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自觉欣快、言语增多、情绪激动、举止轻浮,有时甚至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喜怒无常,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中度中毒
患者进入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言语含糊不清、语无伦次,难以保持身体平衡,可能出现呕吐加剧、嗜睡等情况。
(三)重度中毒
患者进入昏迷期,表现为昏睡不醒、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体温降低、呼吸缓慢且不规则、心跳加快、大小便失禁,严重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外,酒精中毒还可能引发低血糖,导致出汗、心慌、手抖,甚至昏迷,需要格外注意。
三、急性酒精中毒为何会发生?
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主要与饮酒量和饮酒速度有关。一般来说,男性一次饮用纯酒精超过 250 - 500 毫升,女性超过 150 - 300 毫升,就可能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此外,空腹饮酒、混合饮用多种酒类、饮酒时同时饮用碳酸饮料(会加速酒精吸收),以及个人体质差异(如肝脏中酒精代谢酶缺乏)等因素,也会增加急性酒精中毒的风险。高发人群包括聚会应酬频繁的职场人士、过度饮酒的青少年,以及借酒消愁的情绪波动人群。
四、如何诊断急性酒精中毒?
医生诊断急性酒精中毒主要依据明确的饮酒史,以及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会通过相关检查进一步评估病情:
1、血液酒精浓度检测: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液酒精浓度超过 80mg/100ml(醉酒驾驶标准),结合症状即可诊断。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是否有呕吐导致的血液浓缩或其他异常;肝肾功能检查能了解酒精对肝脏、肾脏的损伤程度;血糖检测可排查是否出现低血糖。
3、影像学检查:在必要时,如患者昏迷原因不明,可能会进行头颅 CT 检查,排除脑部病变导致的昏迷,与急性酒精中毒进行鉴别诊断。此外,还需与镇静催眠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鉴别,通过询问病史、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五、急性酒精中毒怎么治疗?
(一)轻度中毒:居家观察与护理
让患者安静休息,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适量饮用温开水、蜂蜜水或淡茶水,促进酒精代谢。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一般经过数小时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二)中度和重度中毒:及时送医治疗
1、一般治疗:立即送往医院,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促进酒精排泄,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纳洛酮,它能解除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缩短昏迷时间;还可使用美他多辛,加速酒精代谢。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可使用胃复安等止吐药物;出现低血糖时,及时静脉注射葡萄糖。
3、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如酒精中毒导致胃部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中医疗法:中医可采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如葛花解酲汤,能起到醒酒、祛湿、健脾的作用;也可通过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缓解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注意事项与康复
患者在康复期间,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避免再次饮酒,给肝脏足够的恢复时间。对于因酒精中毒导致肝脏损伤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养。同时,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避免因过度饮酒引发的心理问题。
七、如何预防急性酒精中毒?
1、控制饮酒量:遵循 "适量饮酒" 原则,男性每天饮用酒精不超过 25 克(相当于 1 两白酒、1 瓶啤酒),女性不超过 15 克。
2、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先吃一些主食、肉类或牛奶,可延缓酒精吸收。
3、不混合饮酒:不同酒类的成分和酒精含量不同,混合饮用更容易导致醉酒和中毒。
4、特殊人群禁酒:孕妇、儿童、患有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应严格禁止饮酒。
5、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劝酒、不拼酒,饮酒过程中注意身体反应,感觉不适时及时停止饮酒。
八、专家提醒
1、发现有人急性酒精中毒,切勿自行使用 "解酒药" 或偏方,应根据中毒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重时立即送医。
2、即使患者症状看似缓解,也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3、长期酗酒易引发慢性酒精中毒,导致肝硬化、胃炎、胰腺炎、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疾病,应尽早戒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急性酒精中毒,做好预防和应对。
葛花解酲汤的组成与功效
葛花解酲汤是中医经典的解酒方剂,具有醒酒祛湿、理气和中之效,主要用于治疗饮酒过度所致的不适。以下详细介绍其组成与功效:
一、方剂组成
葛花解酲汤出自元代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原方组成如下(以传统剂量为例):
君药:葛花 15g(核心解酒药)
臣药:白豆蔻、砂仁、青皮、陈皮各 5g(理气和中、化湿醒脾)
佐药:茯苓、猪苓、泽泻各 10g(利水渗湿,助酒湿排出);干姜 3g(温中散寒,防湿邪伤脾);白术 10g(健脾燥湿,固护脾胃)
使药:木香 2g(理气行滞,调和诸药)
方中药物配伍遵循 "醒酒先祛湿,祛湿兼健脾" 的思路,兼顾解酒、化湿、理气、护脾多重作用。
二、核心功效
1、解酒醒神葛花为方中核心,能直接分解酒毒、缓解酒精对脾胃的损伤,快速改善酒后头痛、头晕、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
2、祛湿化浊酒性湿热,易困遏脾胃,导致脘腹胀满、呕吐酸水、肢体沉重。方中白豆蔻、砂仁、茯苓等药可化湿利水,通过小便排出酒湿,减轻身体困重感。
3、理气和中饮酒过度常引发胃肠气滞,出现胃胀、嗳气、不思饮食。青皮、陈皮、木香等理气药能疏通脾胃气机,恢复消化功能。
4、健脾护胃干姜、白术温脾燥湿,防止酒湿损伤脾胃阳气,兼顾 "攻邪不伤正",适合酒后脾胃虚弱者。
三、适用场景
饮酒过量后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等症;
长期饮酒导致的脾胃湿阻证(如消化不良、舌苔厚腻)。
需注意:此方虽能解酒,但 "治不如防",过量饮酒对肝、胃等脏器损伤显著,不可依赖药物频繁解酒。若酒后出现严重呕吐、意识障碍等,需及时就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