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肿瘤髓内与髓外有差别吗?

2025
07/07

+
分享
评论
国际神外—Crawley
A-
A+

这种解剖位置的差异导致两类肿瘤的症状进展模式、神经功能损伤特点截然不同,准确鉴别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

一、脊髓肿瘤生长部位分类

  脊髓肿瘤按生长部位可分为髓内肿瘤(起源于脊髓实质)和髓外肿瘤(位于脊髓外),二者在病理机制与症状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2025 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数据显示,髓外肿瘤占脊髓肿瘤的 60%-70%,以神经鞘瘤、脊膜瘤为主;髓内肿瘤占 30%-40%,多为星形细胞瘤或室管膜瘤。这种解剖位置的差异导致两类肿瘤的症状进展模式、神经功能损伤特点截然不同,准确鉴别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

二、脊髓髓内肿瘤的症状特征

(一)感觉异常的独特表现

1. 感觉分离现象

  髓内肿瘤压迫脊髓丘脑束时,约 70% 患者出现痛温觉丧失而触觉保留的 "感觉分离",这是髓内病变的特征性表现。2024 年北京天坛医院研究显示,颈段髓内肿瘤患者中,90% 存在 C5-T1 节段的痛温觉减退,而触觉检查基本正常,这与髓内肿瘤从中央向周围侵犯的生长方式相关。

2. 感觉障碍的进展规律

  早期:病变节段对应的躯体部位出现麻木、烧灼感,呈束带样分布;

  进展期:感觉异常自病变节段向远端发展,如颈髓肿瘤先出现上肢麻木,逐渐累及躯干及下肢,与髓外肿瘤的根性分布不同。

(二)运动功能损伤特点

1.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脊髓前角细胞受累时,出现病变节段支配的肌肉萎缩、无力,如颈髓肿瘤导致手部小肌肉(骨间肌、鱼际肌)萎缩,发生率约 50%-60%。2023 年《Neurosurgery》指出,髓内肿瘤的肌肉萎缩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超过 6 个月者,肌肉萎缩发生率达 80%。

2.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肿瘤压迫皮质脊髓束时,出现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值得注意的是,髓内肿瘤的上运动神经元症状常晚于下运动神经元症状,与髓外肿瘤的早期痉挛性瘫痪不同。

(三)括约肌功能障碍

1. 早期累及特征

  髓内肿瘤对脊髓圆锥的侵犯更早,约 40%-50% 患者早期出现排尿排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便秘或失禁。2025 年上海长征医院数据显示,胸段髓内肿瘤患者中,60% 在病程 6 个月内出现括约肌功能异常,显著早于髓外肿瘤的 12-18 个月。

2. 机制解析

  肿瘤侵犯脊髓中央管周围灰质,影响自主神经中枢,或压迫脊髓前动脉导致血供障碍,引发膀胱直肠功能失调。

三、脊髓髓外肿瘤的典型症状表现

(一)根性疼痛的临床特征

1. 疼痛性质与分布

  髓外肿瘤压迫脊神经根时,80%-90% 患者出现剧烈根性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咳嗽、喷嚏时加重。2024 年宣武医院病例分析显示,腰段髓外肿瘤的根性疼痛多沿坐骨神经分布,夜间痛醒率达 75%,而髓内肿瘤仅为 25%。

2. 疼痛进展规律

  早期:单一神经根受累,疼痛局限于特定皮节;

  进展期:多神经根受累,疼痛范围扩大,伴相应节段感觉减退。

(二)运动障碍的发展模式

1.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髓外肿瘤压迫脊髓外周的皮质脊髓束,早期即出现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如胸段肿瘤导致下肢痉挛性瘫痪,发生率约 60%-70%。2023 年《Spine》杂志指出,髓外肿瘤的运动障碍多从下肢开始,呈对称性进展,与髓内肿瘤的不对称性损害不同。

2. 肌肉萎缩特点

  晚期才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程度较轻,与髓内肿瘤的早期肌萎缩形成对比。

(三)感觉障碍的传导特点

1. 传导束型感觉减退

  髓外肿瘤压迫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从下肢向上发展(如从足部→小腿→大腿),呈 "上升性" 进展,约 70% 患者出现这种特征性表现。2025 年华山医院影像学研究显示,髓外肿瘤的感觉平面上升速度约为每月 1-2 个脊髓节段,快于髓内肿瘤的 0.5 个节段 / 月。

2. 感觉平面的明确性

  髓外肿瘤的感觉平面相对清晰,MRI 显示肿瘤部位与感觉障碍节段吻合度达 85%,而髓内肿瘤因浸润生长,吻合度仅 60%。

四、髓内与髓外肿瘤症状对比

1. 髓内肿瘤

  肿瘤起源于脊髓实质,先侵犯中央管周围结构(如前角细胞、脊髓丘脑束内侧部),导致痛温觉优先受累而触觉保留;随着肿瘤增大,逐渐向外压迫皮质脊髓束,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症状。

2. 髓外肿瘤

  肿瘤从脊髓外周压迫神经根和脊髓,早期刺激神经根引起根性疼痛,随后压迫脊髓丘脑束(外侧部)和皮质脊髓束,导致感觉和运动障碍自下而上发展,与脊髓传导束的解剖排列相关。

五、脊髓特殊节段肿瘤症状特征

(一)颈段脊髓肿瘤

1. 髓内病变

  手部小肌肉萎缩(骨间肌、鱼际肌),约 60%;

  四肢瘫,以近端无力为主,伴大小便功能障碍(50%)。

2. 髓外病变

  上肢根性疼痛(C5-C8 神经根),夜间痛醒率 80%;

  下肢痉挛性瘫痪,行走不稳,腱反射亢进(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二)胸段脊髓肿瘤

1. 髓内病变

  束带样胸痛(T4-T6 节段),约 70%;

  双下肢无力,伴感觉分离(痛温觉丧失,触觉保留)。

2. 髓外病变

  肋间神经痛,咳嗽时加重,约 90%;

  感觉平面位于乳头线(T4)或剑突下(T6),呈传导束型减退。

(三)腰段脊髓肿瘤

1. 髓内病变

  下肢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明显(股四头肌、胫前肌);

  鞍区感觉减退,大小便失禁(60%)。

2. 髓外病变

  坐骨神经痛(L4-S3 神经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如 Babinski 征)。

六、脊髓肿瘤髓内髓外症状区别

1. 脊髓肿瘤髓内症状有哪些?

  髓内肿瘤的典型症状包括:

  感觉分离:痛温觉丧失但触觉保留,常见于颈胸段;

  束带样疼痛:病变节段对应的躯干束带感、烧灼感;

  肌肉萎缩:病变节段支配的肌肉(如手部小肌肉)早期萎缩;

  大小便障碍:早期出现尿潴留、便秘,发生率 40%-50%;

  运动障碍:先出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肉无力),后发展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肌张力增高)。

2. 脊髓肿瘤髓外症状有哪些?

  髓外肿瘤的主要症状包括:

  根性疼痛:剧烈电击样疼痛,咳嗽时加重,夜间痛醒率高;

  感觉减退:自下肢向上发展的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早期出现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步态异常:行走不稳,痉挛性步态;

  括约肌功能障碍:晚期出现,发生率 20%-3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肿瘤,脊髓,感觉,出现,疼痛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