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年1-3月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数据,共新增46个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些产品覆盖体外诊断试剂、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多个领域...
一、数据概览与整体情况
根据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年1-3月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数据,共新增46个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些产品覆盖体外诊断试剂、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制造能力。
从地域分布来看,注册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深圳企业占比最高(约67%),其次是广州(约19%)、珠海(约9%)等地。生产场地则分布在广东省内多个地市以及上海、西安等外地园区,体现了"广东注册+跨省生产"的产业协作特点。
二、产品分类深度分析
1. 体外诊断试剂(IVD)类产品(16项,占比34.8%)
核心产品线: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血细胞分析配套试剂、生化检测试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
-技术趋势:
检测方法向电化学发光、高效液相色谱等高端技术升级
配套试剂系列化发展,形成检测系统生态
普遍要求2-8℃冷链存储,开瓶后有效期管理严格
2. 医疗设备类产品(17项,占比37%)
治疗类设备:
强脉冲光治疗仪(深圳新燕医疗):用于脱毛治疗,配备皮肤检测和制冷装置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广东玻恩医疗):慢性疼痛辅助治疗
下肢康复仪(广东北杉医疗):兼具镇痛和运动训练功能
监测诊断设备:
胸阻抗断层成像仪(深圳米达思):肺功能评估新工具
听觉诱发电位仪(广州爱生科技):全年龄段听力评估
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深圳中科明望):集成单导心电和血压监测
手术与治疗辅助设备:
硬性电子输尿管镜(珠海璞跃医疗):配合图像处理器使用
内窥镜手术刨削设备(广州安欣医疗):用于妇产科和泌尿外科手术
-创新特点:
智能化程度提高,普遍配备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
专科化发展,针对泌尿、康复等特定临床需求
多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功能扩展
3. 医用耗材类产品(11项,占比24%)
微创手术配套耗材:
一次性穿刺微创扩开器套件(中科智博)
一次性使用无菌固定钉/锯片套装(骨圣元化机器人)
呼吸道管理耗材:
一次性使用加热呼吸管路(深圳新鸿镁)
一次性使用呼吸系统过滤器(广州华倍康)
检测用耗材:
一次性无创脑电传感器(广州泳进医疗)
一次性使用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导管(深圳海业医疗)
-材料技术:
普遍采用医用级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硅橡胶等)
强调无菌提供和一次性使用
部分产品具有亲水涂层等特殊表面处理
4. 敷料类产品(2项)和无源器械(1项)
水胶体敷料(深圳优科医疗):含CMC水胶体基质,多种规格
医用无菌液体敷料(中贞企业):形成物理屏障保护创面
亲水涂层颅脑外引流套件(广州见微医疗):PVP涂层技术
三、产业模式分析
1. 注册人制度实践情况
73.9%(34项)为省内跨市委托,26.1%(12项)为跨省委托(上海、西安等地)
2. 供应链特点
形成"深圳研发+东莞/梅州生产"的区域内协作
部分企业建立跨省生产基地(如上海、湖北)
冷链物流需求突出(IVD试剂普遍需2-8℃储运)
3.合作模式
四、市场机遇与建议
高端IVD试剂:电化学发光、液相色谱等先进技术平台
专科医疗设备:泌尿、康复等细分领域专用设备
微创手术配套:与手术机器人配套的专用耗材
智能监测设备:集成数据传输和分析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五、政策关注点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实施细则
跨区域监管协作机制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呈现"高端化、专科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注册人制度的深入实施,未来可能进一步形成"珠三角研发+粤东西北生产"的产业格局。企业需关注临床需求变化,在精准医疗、智能诊疗等领域提前布局,同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
本批产品的集中获批,反映了广东省在IVD和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领先优势,也为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东样本。注:数据统计周期为2025年1月1日-3月31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