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γ受体(FcγR):结构、分类与免疫功能

2025
07/03

+
分享
评论
斯达特生物
A-
A+

Fcγ受体(FcγR)是一类特异性识别免疫球蛋白G(IgG)Fc段的受体,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

Fcγ受体(FcγR)是一类特异性识别免疫球蛋白G(IgG)Fc段的受体,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Fcγ受体参与了多种免疫效应功能,包括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炎症介质释放以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这些功能对于病原体清除、免疫调节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探讨Fcγ受体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53521751523574709

Fcγ受体的分类

根据与IgG Fc段结合的亲和力,Fcγ受体被分为三大类:高亲和力受体FcγRI(CD64)、低亲和力受体FcγRII(CD32)和FcγRIII(CD16)。这三类受体均包含高度保守的细胞外免疫球蛋白(Ig)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对于配体结合和信号转导至关重要。

Fcγ受体I(FcγRI,CD64)

FcγRI(CD64)是高亲和力IgG Fc受体,主要在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FcγRI能够以高亲和力结合单体IgG以及免疫复合物,是唯一可以直接测量单体配体结合水平的IgG Fc受体。这种高亲和力使得FcγRI在识别和结合低浓度IgG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病原体识别和免疫复合物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FcγRI的表达水平可被细胞因子调节。例如,干扰素γ(IFN-γ)能够显著增强FcγRI的表达,使其表达水平提高多达20倍。这种调节机制对于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免疫反应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Fcγ受体II(FcγRII,CD32)

FcγRII(CD32)是一类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广泛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但不在自然杀伤(NK)细胞上表达。与FcγRI不同,FcγRII以低亲和力与IgG Fc段结合,无法直接通过与单体IgG的结合进行测定。然而,FcγRII在免疫复合物的吞噬和内吞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识别和结合免疫复合物中的IgG Fc段,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内化和降解。此外,FcγRII在B细胞活化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与免疫复合物结合,FcγRII能够增强B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和抗体分泌,从而调节体液免疫反应。

Fcγ受体III(FcγRIII,CD16)

FcγRIII(CD16)是另一类低亲和力IgG Fc受体,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NK细胞、髓系前体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巨噬细胞上,FcγRIII的表达受IFN-γ的调控,这种调控机制使得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结合免疫复合物。FcγRIII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中发挥关键作用。ADC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防御机制,通过FcγRIII与IgG Fc段的结合,NK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并杀伤被抗体标记的靶细胞。这种机制在抗肿瘤免疫和抗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清除被抗体标记的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Fcγ受体的结构特征

所有Fcγ受体均包含细胞外Ig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对于IgG Fc段的识别和结合至关重要。FcγRI包含一个细胞外Ig结构域、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较长的胞内结构域。胞内结构域包含多个酪氨酸残基,这些酪氨酸残基在受体激活后能够被磷酸化,形成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从而启动下游信号转导。FcγRII和FcγRIII则包含两个或三个细胞外Ig结构域,这些受体通过二聚化或寡聚化来增强与IgG Fc段的结合能力。FcγRII和FcγRIII的胞内结构域较短,但通过与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也能启动信号转导。

Fcγ受体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

Fcγ受体在免疫细胞的抗体依赖性吞噬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当IgG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这些复合物通过Fcγ受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和结合。FcγRI和FcγRII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使得这些细胞能够有效吞噬和降解免疫复合物。吞噬过程中,Fcγ受体的激活启动了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通导,导致细胞骨架的重排和吞噬杯的形成。最终,免疫复合物被包裹在吞噬体中,并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病原体的清除。

炎症介质的释放

Fcγ受体的激活还能够诱导免疫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活性氧。这些炎症介质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吸引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增强局部免疫反应。例如,FcγRIII在NK细胞上的激活能够诱导细胞因子如IFN-γ的释放,这种细胞因子不仅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还能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FcγRIII在ADCC中发挥核心作用。当IgG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NK细胞或巨噬细胞通过FcγRIII识别IgG的Fc段,从而被激活并释放细胞毒性颗粒,如穿孔素和颗粒酶。这些细胞毒性颗粒能够直接杀伤靶细胞,从而清除被抗体标记的病原体或肿瘤细胞。ADCC是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FcγRIII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Fcγ受体作为IgG Fc段的特异性受体,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多种关键作用。它们不仅参与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还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Fcγ受体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为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对Fcγ受体功能的深入研究,针对Fcγ受体的靶向治疗策略有望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解析Fcγ受体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探索Fcγ受体在自身免疫病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以及开发针对Fcγ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或激动剂。总之,Fcγ受体的研究将为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细胞,结合,抗体,免疫,受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