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心脏骤停防治指南: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手册

2025-07-01 09:23

前一秒还谈笑风生,下一秒突然倒地失去意识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心脏骤停时的真实场景。心脏骤停是最凶险的急症之一,如果掌握正确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生机

心脏骤停防治指南: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手册

前一秒还谈笑风生,下一秒突然倒地失去意识 --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心脏骤停发生时的真实场景。心脏骤停是最凶险的急症之一,但如果掌握正确知识,我们就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生机。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心脏骤停的防治要点。

一、什么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脏无法正常泵血维持全身血液循环。此时,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会因缺血缺氧迅速受损。一般来说,心脏骤停发生后的 4-6 分钟被称为 "黄金抢救时间",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患者将面临脑死亡甚至死亡的结局。

二、心脏骤停有哪些表现?

1、突然意识丧失:患者会毫无征兆地晕倒,呼叫、拍打均无反应。

2、呼吸停止或呈濒死叹息样呼吸:正常呼吸消失,或偶尔出现缓慢、不规律的叹息样呼吸,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3、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摸不到搏动,提示心脏已停止有效泵血。

4、面色苍白或发绀:由于血液循环中断,患者面部、口唇颜色会变得苍白或青紫。

三、哪些原因会导致心脏骤停?

1、心源性因素: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是引发心脏骤停的最主要原因。

2、非心源性因素: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窒息、触电、溺水、严重创伤、过敏等,也可能诱发心脏骤停。

3、其他因素: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情绪剧烈波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心脏骤停的诱因。

四、如何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

发现有人突然倒地,要快速判断:轻拍患者双肩,在耳边大声呼唤,观察有无反应;同时,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喉结旁开 2 - 3 厘米处的颈动脉,判断是否有搏动;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是否存在。如果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脏骤停,需立即施救。

五、心脏骤停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 心肺复苏(CPR):这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关键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1胸外按压:将手掌根部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交叠其上,双臂伸直,用身体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至少 5 厘米,频率每分钟 100 - 120 次。[插图:胸外按压标准姿势示意图]

1.2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缓慢吹气,每次持续 1 秒以上,观察到患者胸廓抬起即可,每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2、药物治疗: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根据情况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自主循环;还可能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致命性心律失常。

3、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后,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手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预防再次发生心脏骤停。

4、其他治疗: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 操作简单,打开机器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它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如需除颤,按下按钮即可释放电流,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插图:AED 使用步骤示意图]

六、心脏骤停患者的注意事项与预防保健

1、日常注意事项: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预防保健措施:健康人群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坚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学习心肺复苏和 AED 使用方法,关键时刻能拯救他人生命。

七、专家特别提醒

1、发现心脏骤停患者,要争分夺秒施救,立即拨打 120,并在原地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2、即使患者恢复意识,也必须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排查病因,防止再次发生心脏骤停。

3、对于有心脏骤停家族史、严重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如植入 ICD。

心脏骤停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 "抢时间"。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进行,患者,呼吸,心脏,生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