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老化科学】“老化观”比“老年观”更有利于老年社会建设

2025-06-27 11:35

老化观以科学为本、以潜能为导向、以阶段干预为策略,是构建积极、参与型、可持续老年社会的理论前提与实践支点。它让我们从“管理老年人”迈向共建老年社会。

[摘要]。"老化观"以科学为本、以潜能为导向、以阶段干预为策略,是构建积极、参与型、可持续老年社会的理论前提与实践支点。它让我们从"管理老年人"迈向"共建老年社会"。

[关键词] 老化观,进化沉默、用进废退、再激活干预、健康老龄化

在人口高龄化时代,社会如何理解"老年"或"老龄",决定了政策、制度、服务乃至文化的基本走向。传统"老年观"以年龄为划界,将65岁以上人群视为统一的"老年群体",强调照护、保障与衰退管理。

10921750994517091

但随着科学对老化机制认识的加深,尤其是以"进化沉默期""用进-废退机制"与"系统可塑性"为核心的老化科学理论体系建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老化是一个动态、渐进、可预测、甚至部分可逆的过程。因此,用"老化观"取代"老年观",不仅更符合生物学现实,也能更有效引导未来社会建设。

"老化观"关注的是:一个人进入何种功能状态、具备多少可恢复潜能、其系统之间如何耦合与脱耦、当前处于哪一个老化阶段,而非其年龄数值。这种转变有三大优势:其一,有助于识别并干预"预沉默期"群体(50岁前后),延迟高龄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其二,能将高龄群体区分为不同功能状态者,实现资源精配与尊严照护;其三,更便于设计以"功能激活"为核心的老年参与社会模式,而非单一"被照护"型老年身份。

相较于"老年观"的静态标签,"老化观"建立在"用进维持、沉默可逆、路径依赖"原理上,为高龄社会设计提供了动力学基础。这意味着,老年人不是按年龄安排照护,而是依据其系统状态决定服务形式;不是统一提供助力,而是鼓励部分功能区域保持"使用"。

总之,"老化观"以科学为本、以潜能为导向、以阶段干预为策略,是构建积极、参与型、可持续老年社会的理论前提与实践支点。它让我们从"管理老年人"迈向"共建老年社会"。

杨金宇 初稿(健康界): 2025.6.27

引用资料:

[1] 老化生物学-老い寿命のメカニズム (Biology of Aging) Roger B.McDonald 著

      监译 近藤祥司 日本メディカル.サイエンス.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2] 长寿---人类进化留下的空白页 杨金宇 健康界 2025.4.23

[3] 长寿---基于自身系统的可维护性 杨金宇 健康界 2025.4.29

[4] 用进废退型"进化沉默期"与健康老龄化 杨金宇 健康界 2025.6.19

[5] ChatGPT 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老化,老年,社会,沉默,功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