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共包含75个品种,其中有14个品种还需要进行重点研判,从数量上看最低竞争格局仍为7家..
/01/第十一批国采清单:共75个品种
近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拟采购药品清单》(意见稿)在业内引发热议,清单共包含75个品种,其中有14个品种还需要进行重点研判,从数量上看最低竞争格局仍为7家。
清单的75个药品广泛覆盖抗感染、心脑血管、代谢疾病、抗肿瘤、呼吸系统等13个治疗大类。从剂型分布看,注射剂达33个,口服常释剂型32个,二者合计占比超过86%。值得注意的是,名单中的洛索洛芬贴剂若最终保留,将成为国采首次纳入的化药贴膏剂品种,标志着集采剂型范围的突破。
这份清单并非最终定稿,其中14个品种需国家卫健委药政司重点研判,研判品种分为两类:一是仿制药适应症少于原研药的5个品种,二是临床使用风险较高的9个品种,存在被剔除的可能性。
在前十批国采中,基本是以医保药品为主,但也会纳入部分非医保药品。据统计,除第一批、第六批全是国家医保药品外,其余批次都纳入了若干个非医保药品,其中第九批最多,纳入了9个非医保品种,在医保目录一年一调整的节奏下,已有15个品种进入了2024版医保目录。而本次清单中有7个是非医保药品,占比约为9.33%,而医保药品中不乏有国谈、竞价药品。
重点:
1. 本次第四六批交叉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没有进入清单。
2. 本次非医保产品也有,但是不多。
3. "专利"期内的产品在目录。
4. 溴己新又在目录内
...
/02/规则优化,从源头引导理性报价
即将到来的第十一批国采或迎规则的重大调整。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近期在上海调研时强调,新批次集采将从"品种选择、报量方式、投标资质、中选规则、落地实施"等多维度优化措施。这一导向在5月流传的《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二稿中得到细化,六大项24小项优化预计在第十一批落地。
一方面是合理控制价差。
第二版"优化药品集采政策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价差纠偏机制,取消1.8倍价差熔断,改为"价差不超过一定幅度+报价纠偏机制"的动态调节模式,避免企业非理性低价竞争。另一方面,废除"0.1元""1元"的明确低价保护线,代之以"低于一定水平"的弹性表述,引导药企基于成本与质量理性定价。
对于企业来说,除规则优化外,最高有效申报价的制定、同组产品的可能最低报价或者次低报价也将直接影响产品被集采选中后的命运。
对于潜在的规则优化,无论是带厂牌报量,还是优化竞价规则+合理控制价差,或者是中选产品统一价供应全国,这都将有利于有原料、生产、成本、质量控制、供应能力等优势的大企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竞争预警机制。
联采办将定期公布过评企业超12家的"强竞争品种",提示企业科学立项;对超20家的品种发布"超强竞争"提醒,从源头引导理性报价。这一机制直指当前扎堆过评的行业痛点。
-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如有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及时联系:ylzc_001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